海外学者视域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作 者:
张克 

作者简介:
张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原文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内容提要:

政策试验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非凡成就的独特治理机制,为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层理论路径。海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学、公共政策和政治学三个理论视角来研究中国的政策试验,其关注的核心议题包括政策试验的历史沿革、类型模式、制度功能和运作方式等。海外研究注重从政策制定过程的实践规律提炼理论,倡导实证研究方法,理性评价政策试验的得失利弊,但也存在视野有局限和研究设计欠缺科学性等问题。构建中国特色政策试验治理理论体系可以从海外研究中获得借鉴,在理论提炼、数据库建设、方法运用和体制优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字号:

       70年来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海外中国研究者高度关注建国以来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经验,从不同学科视角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阐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策试验逐渐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批政治学家、经济学家认为,政策试验是中国共产党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治理挑战时所采取的一种适应性治理机制,也是中国经济社会保持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密钥。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了政策试验治理机制。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广泛运用政策试验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机互动,将改革试点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方法,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政策试验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深入研究中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试验治理机制,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政策试验理论和制度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值得重点关注的理论增长点。

       为什么说政策试验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非凡成就的独特治理机制?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中国的政策试验治理机制提供了哪些理论视角和重要观点?海外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局限性何在?新时代如何在批判吸收海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政策试验理论体系?本文拟系统评介海外学者关于中国政策试验治理机制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指明构建中国特色政策试验理论体系应重点突破的方向。

       一、政策试验:中国国家治理的独特机制

       海外学者研究中国政策试验的逻辑起点是从比较政治学的视角去探寻中国改革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奥秘。20世纪9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西方政治学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中国将步苏联东欧国家后尘陷入崩溃的观点甚嚣尘上。然而,令西方政治学家不能理解的是,中国不仅没有崩溃,反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全方位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无法用传统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合理解释,海外学者开始将中国视为一个非同寻常、难以解释的“例外”案例。这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困惑直接促使一些海外学者开始寻找能够解释中国发展模式的独特因素。人们通常用“黑天鹅”来描述那些颠覆传统认知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海外中国政策试验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德国人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则将中国视为一只“红天鹅”①,希望通过发掘中国独特的治理方式和制度来概括和解释中国的发展经验。

       海外中国研究者经历了从关注中国国家治理的宏观制度因素到中观过程因素的视角转换。黎安友(Andrew J.Nathan)、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等学者较早提出中国的制度韧性这一概念,并对诸如党管干部、人民代表大会、信访等一系列制度进行研究。②蔡晓莉(Lily L.Tsai)等人发现,宗族等中国非正式的问责制度有助于在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③然而,这些从宏观制度层面研究中国发展经验的解释路径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无法解释为什么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国家陷入困顿,而在中国却焕发勃勃生机。此外,苏东剧变后原苏联、东欧国家与中国同样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但迄今为止唯有中国经济增长一骑绝尘。基于对宏观制度因素的反思,海外研究者开始将视角转向中国的决策方式及政策风格等中观过程因素。韩博天和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提出了中国适应性治理的命题,认为中国的治理机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逐渐形成了一种“游击式”决策风格,能够始终保持开放、创新的姿态,积极应对包括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内的各种不确定性。韩博天等研究者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政策试验推进各领域改革,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采取试点方式进行反复试验,试点取得经验后进行更大范围的复制推广,最终上升为国家政策和法律。⑤政策试验研究从决策过程的视角揭示了中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有效互动,为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种动态化的解释路径。

       自20世纪90年代起,海外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关注中国的政策试验,将其视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乃至国家治理模式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学家眼中,分权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而政策试验是分权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North)提出,中国独特的制度结构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允许不同地方开展试验来抓住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机会。⑥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在《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中专门讨论了中国分权式改革中地方政策试验的好处。他认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整个中国成为一个大实验室,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开展政策试验是推进改革向前发展的可行之策。⑦许成钢、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等明确指出,中国的政策试点试验机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⑧政治学家更为深入地阐释了政策试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道路的全方位影响。韩博天将中国通过政策试验制定政策视为独具特色的发展经验⑨;乔舒亚·雷默(Joshua C.Ramo)认为,中国主动创新和勇于试验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⑩;王绍光以中国农村医疗体制变迁为案例,论证了政策试验对提升中国政府的学习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价值(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