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年网络文学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爆发式增长、“马鞍形”上扬之路,网络文学批评则是在低调起步、艰难前行中日渐发声的。尽管与繁盛的创作相比,批评的滞后和微弱有着鲜明反差,但小众的批评话语依然在中国网络文学20年的快速崛起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的成就和不足都已成为20年网络文学发展的一部分。本文拟从批评主体的构成和涉猎的理论问题层面做一些史实的梳理。 一、网络文学批评的三股力量 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看,20年网络文学批评主要由三股力量构成:一是关注网络文学的传统批评家,特别是那些关注文学发展、回应现实问题的批评家,他们以学院派的身份或职业批评家的眼光看待新兴的网络文学,及时调整思维聚焦,敏锐地面对新兴媒体中的文学发声,构成学理化批评最具实力的一派。第二股力量是面向文化市场的媒体批评者,它们主要由记者、编辑、作家和关注网络媒体的文化学人构成。这类批评者善于从媒体传播的角度,在网络文学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文学现象,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行导向性文化点评,或者以敏感的“新闻鼻”将其纳入某个“议程设置”予以舆论引导,以形成广泛的文化关注。还有一类是文学网民的在线批评,批评主体是关注并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的态度型网民、跟风追读型粉丝、论坛灌水型刷屏者、创作与评论的交互型聊友、匿名上网的评论型鉴赏者,甚或作为文学幕后推手的商业型“马甲”、“水军”等。这三股力量各有其阵地,又各具其功能,虽角色不同却彼此互补,共同打造了20年网络文学批评多维互动的开放式格局。 1.学院派批评:助推网络文学精品化与主流化 文学批评的学院派主要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批评家构成,历来是文学批评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批评成果注重学理,讲求逻辑,持论谨严而深入,往往代表着文学批评的较高水平和主要成就。网络文学兴起后,少数敏感者较早介入网络文学领域,解读、评介这一新兴文学,对人们认识网络文学、评价网络作品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仅从著作看,1997年出版的“网络文化丛书”(郭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的《电脑艺术学》(黄鸣奋著,学林出版社),1999年的《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陆俊著,北京出版社),2000年的《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黄鸣奋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的《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帆著,江苏人民出版社),等等,是学院派批评家早期介入网络文化、网络艺术的代表性成果。200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文学论纲》(欧阳友权等著),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中南大学1999年开始组建的网络文学研究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团队。 学院派批评除解读网络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外,其深层意义在于助推网络文学的精品化和主流化——不仅做了如鲁迅所形容的“剜烂苹果”的工作,发挥贺拉斯所说的“磨刀石”的作用,还试图把“草根崛起”的网络文学带入高校课堂和主流学术殿堂,通过对创作实践的理论回应和对作品的深层解读,让人们认识和把握网络文学的特点和规律,矫正网络创作的某些流弊,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从网络文学批评成果看,学院派的理论评论成果主要以学术论文、理论著作的形式发表。有研究者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出版网络文学研究学术著作83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网络文学研究论文908篇,主流报纸文章1035篇,以网络文学为选题的博硕论文229篇,重要学术会议网络文学论文143篇。①近两年,网络文学理论批评成果呈增长趋势,《中国网络文学年鉴》发布的数据表明,仅论文一项,2016年我国有125家学术期刊发表了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论文245篇,2017年有199家刊物发表了408篇网络文学研究论文,2018年则有212家刊物刊发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论文401篇。② 经过20年的砥砺前行,学院派批评已日渐形成了几个区域性学术集群,如以中国社科院、中国作协、北京市社科院、北京大学中文系相关网文研究者形成的“京派”阵营,以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基地为中心的湘军阵营,以浙江网络文学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为依托的浙军阵营,以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为依托的鲁军阵营,以广东网络文学院为中心、以《网络文学评论》为园地的粤军阵营,以上海大学、华东师大为中心的“海派”阵营,以贵州网络文学学会为中心的黔军阵营,以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阵地为中心的川军阵营,以及其他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网络文学批评团体。 从批评的学术含量上看,学院派批评呈现为思想的集束状,批评者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学养、系统化的知识和较为宽阔的视野,能够自觉地以“历史、前人”,“西方、他人”的价值体系为参照,让自己的批评谨守学术规范,具有专业化特征。成果的受众大多是专门从事文学研究的精英人士或有专业素养和文学兴趣的人群。学院派批评成果的接受者是相对小众的市场,因而对网络创作的实际影响其实十分有限。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掣肘和与网络文学的隔膜,学院派批评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沟通失效”的问题。一些入场者对新兴的网络文学了解不深,对网络作品阅读有限,习惯于把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评价尺度简单地套用到网络文学上,其批评成果有时难免靶向失准或隔靴搔痒,人们常说的“批评滞后于创作”现象在学院派批评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