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叙事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江守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 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的叙事学研究逐渐兴盛,主要是翻译、介绍和运用。就总体情况看,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翻译不够全面,和西方叙事学界交流不够,猎奇和盲从心态盛行,理论拓展缺乏,对创作现象的关注和总结不够,研究凭一时兴趣,等等。但同时它的历史贡献也不容抹煞:一是开阔了学术界的视野,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带来了新的学术生长点;二是使作家有意识地重视创作技巧,更新小说观念,并催生了中国的先锋派小说;三是激活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叙事批评,学界开始采用叙事学方法来研究古典小说,对独具民族特色的小说“评点”给予关注。这些问题和贡献,都给我们以启示:对西方的理论,我们要“跳进去”再“跳出来”,立足中国的土壤,发挥中国学术期刊的力量,并持之以恒,让西方理论真正为中国所用。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5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5)07-0125-08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的打开,学术界将目光投向西方,获得大量不无惊奇的收获。这其中就包括叙事学研究。总体来看,大陆学界80年代的叙事学研究主要是对西方理论的翻译、介绍和运用,缺少自己在学理上的推进。对其进行回顾与反思,对我们今天的叙事学研究不无启迪意义。

      学界对叙事学的翻译,1984-1985年可以作为一个明显的标志。这两年,《文艺理论研究》发表了芭柏拉·史密斯《叙述理论和文学研究的领域》,对西方叙述理论的二元模式的不足展开思考;《外国文学报道》集中发表了法国叙事学界的成果,罗兰·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托多洛夫的《叙事作为话语》、格雷玛斯的《叙述信息》、热奈特《叙事的界限》均得以和中国读者见面;有趣的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还发表了捷克学者米伦娜·维林奇罗瓦的《论晚清小说的叙述方式》,结合具体作品将晚清小说的叙述方式分为第三人称客观方式、第三人称修辞方式、第一人称亲历方式,这种分类以自觉的叙事学理论为依据,和此前国人对小说的艺术分析截然不同。1985年9-12月,杰姆逊应乐黛云邀请,来北京大学讲学,讲学中,介绍了普罗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和格雷玛斯的语义方阵理论,并结合《聊斋》中的《鸲鹆》和《画马》进行了示范分析,引起了学界极大的兴趣。1985年,电影叙事理论也被介绍进来,《世界电影》第3期发表了基·科亨《电影叙事与语言》和贝·迪克《电影的叙事手段——戏剧化的序幕、倒叙、预叙和视点》,向国人展示了叙事学方法与电影的结合。此后,对西方叙事学的介绍集中在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两个方面:沃尔夫冈·凯瑟《小说中是谁在叙述故事》、戴维·洛奇《现代小说的语言:隐喻和转喻》在《文艺理论研究》发表;沃尔夫冈·凯瑟《谁是小说叙事人》、格雷布斯坦《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结构》、斯坦塞尔《叙述情境的构成因素:人称、透视和模式》在《小说评论》发表;《世界电影》连载了克·麦茨的长文《现代电影与叙事性》,并发表了针对同一故事在不同媒介中的表现差异的文章《叙事的权威性与社会的叙事性——对勃朗特〈简·爱〉的电影改编》。叙事学的诸多方面都已经涉及。

      上述单篇论文的介绍,开启了学界的眼光。但叙事学产生广泛影响,主要得力于两个选本和两本专著。一个选本是王泰来等人编译的《叙事美学》,书中收录了法、德、英五位学者每人一篇文章,包括法国罗兰·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托多洛夫的《文学作品分析》、阿蒙的《建立人物的符号学分析方法》,德国沃尔夫冈·凯瑟的《谁是小说叙事人》和英国布兹的《距离与视角——类别研究》,涉及叙事人、视角、作品结构和作品分析、人物分析等叙事学的主要内容。编者指出叙述学(其实是结构主义叙述学)“最重要的出发点是以具体作品作为研究的客体和依据,也就是说它认为作品是一个独立于外界的,完整自足的体系,它不依靠别的因素而存在,它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①并指出叙述学来源于创作实践,是对叙事文体法则的归纳和说明。另一个选本是影响更大的《叙述学研究》,书中收录的全是法国学者关于叙述学的经典论文,编选者有一个意图,即向国内学界展示“法国叙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和形成”时期的作品,因此,所选作品时间上严格控制在1966年第8期巴黎的《交际》杂志发行“符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专号和1973年托多洛夫出版《诗学》一书,在编选者看来,此前的叙述学没有成为独立的理论,此后的叙述学与其他理论和方法交融渗透,只有此间的理论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主义叙述学。在“编选者序”中,张寅德对叙述学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指出本书收录的文章可归入三个方面:叙述学论文选、叙述学批评举例、叙述学评价,其中“叙述学论文选”又可分为综合研究、叙事结构研究、叙述话语研究和符号学研究四个方面,该书编选体例的安排从侧面说明了法国叙述学研究的主要内容。②由于该书的广泛影响,以至于一段时间以内,部分学人认为叙述学主要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叙述学,叙述学的内容主要就是该书编排体例所归纳的几个方面。

      以此同时,其他西方学者的专著也被翻译过来。1987年,布斯的《小说修辞学》中文版面世,该书从叙述技巧角度,探求了小说作者、叙述者、人物与读者之间的修辞关系,涉及叙事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特别是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对叙事学研究更产生了深远影响。③1989年,里蒙-凯南的《叙事虚构作品》出版,该书追随热奈特将叙事区分为三个层面(事件、话语和叙述行为)的观点,主要从故事(时间、人物)、本文(时间、人物刻画、聚焦)和叙述(层次与声音、言语再现)三个层面,再加上热奈特没有特别关注的文本阅读层面,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以色列特拉维夫派诗学、阅读现象学等现代文学流派理论,分析、阐述、归纳了‘叙事虚构作品’所涉及的关键问题”④,第一次向国内学界展示了一个系统的叙事理论。在叙事学界,这两本书至今还有广泛影响。

      和集中翻译西方经典叙事学不同,国内叙事学的研究比较散乱。从时间和论文数量上看,1985年之前的文章较少,1986年开始多起来,到1988、1989年几乎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从叙事门类上看,集中关注小说叙事,几乎不关注电影叙事,和翻译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从小说叙事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是叙事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就介绍看,介绍的内容一般局限在上述翻译的范围内,有时加点例子做说明。孟繁华《叙事的艺术》可为代表,该书可说是80年代唯一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叙事学的著作,对叙事的视角、时间、语言等均有专题介绍,并以中国的文学为例证加以分析,深入浅出。但总体看来,全书过于简单,故反响不大。就运用看,陈平原的博士论文《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可为代表,该书以中国文学传统和晚清、五四的小说状况为根基,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⑤,开大陆学者应用叙事理论以成专著之先河。至于单篇论文的介绍和运用,情况繁杂,论者似乎可以随心所欲地从叙事学的某一角度来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使得叙事学的研究一时热闹非凡又无章可循。

      具体而言,单篇论文的介绍和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的介绍,如张寅德《叙事语式》主要介绍热奈特的聚焦理论;万直纯《叙述学综论》对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的叙述学成果进行总结性的介绍;胡亚敏《结构主义叙事学探讨》介绍了普罗普、列维-斯特劳斯、格雷玛斯、托多洛夫、热奈特等人的叙述学研究概貌;徐贲《小说叙述学研究概观》主要是对普罗普、布雷蒙、格雷玛斯、里蒙-凯南、托马舍夫斯基、查特曼、热奈特观点的介绍。二是以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依托,针对叙事中的具体理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程德培《受指与能指的双重角色——关于小说的叙述者》对叙述者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刘世剑《我看小说视点》对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点等问题发表看法;谭运长《小说叙述的两种类型》表面上看,是在探讨传统叙述的两种基本类型(讲述和显示),实际上这两种基本类型就是叙述学关注的两种叙述方式。三是以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为参照,又不完全依托于结构主义叙事学,对叙事的理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赵毅衡《小说中的时间、空间和因果》以结构主义叙事学相关问题的探讨为起点,结合其他小说理论家的相关论述,对小说中的时间、空间的复杂情况进行了分析;星舟(张开焱)的“小说叙述理论漫笔”系列论文,对高视角、平视角、内视角、叙事结构、叙述形式、叙述的当下性等问题提供了系统分析;四是运用叙事理论来分析具体作家作品,有分析西方作家作品的,如方平《〈十日谈〉的叙述系统——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的研究》、张捷《当今苏联小说叙事方法的变化》、邹光明《〈百年孤独〉的叙事分析》、林青《〈变〉的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等;有分析中国古代作品的,如巴生《纪晓岚的诘难〈聊斋〉与小说的多角度叙述》、孟昭连《〈红楼梦〉的多重叙事成分》,王增恂《〈史记〉的叙述人问题和时空问题——从西方叙事学理论看〈史记〉的文学价值》等;有分析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如黄文达《论鲁迅小说的叙述者》、陈健《论茅盾小说的叙事方式》、李庆信《沙汀小说的叙述方式》、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等。五是运用叙事学方法来分析某一时期或某一类型的小说,如董乃斌《论中国叙事文学的演变轨迹》、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时间的转变——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王卫平《四十年代讽刺小说的叙述方式》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