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性论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成立(1972-),男,汉,安徽淮北人,云南艺术学院文学(艺术学)硕士,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江苏 南京 211167)。

原文出处:
艺术百家

内容提要: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使图像的生产与消费成为视觉文化的主流。视觉文化的主体从文字印刷逐步转换为图像生产,艺术图像消费也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逐渐走下神坛,参与大众图像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并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流行方式。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也从个性化走向了大众化、生活化,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生活及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图像消费流行的背后所带来的却是艺术审美文化的趋同,这样就会使创作主体与消费客体一起裹挟在流行的图像生产与消费中,失去艺术创造的源泉。在这种艺术图像消费与视觉文化环境中自我个性就趋于消亡或失去自信——尤其是对于文化的自信而言。所以,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性最终的内在需求必将是图像的个性化生产与艺术化的审美,必然导致新一轮艺术图像形式语言的崛起,从而形成良性的图像消费文化。我们相信,随着图像消费文化问题研究的深入,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取向正在趋于新的艺术图像文化的建构。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新媒体的概念是由美国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登·马克(P.Goldmark)在1967年率先提出的,之后这一概念在美国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扩展到全世界。21世纪以来,新媒体的概念及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社会推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其本质特征是在技术上的数字化,在传播上的互动性。”[1]66-69图像是指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是人类从视觉认知、感受的层面上,通过对自然世界的模仿或者加以想象而创造的一种区别于文字的信息传达方式,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之一。艺术图像是一种美的创作,它视觉化地记录了人类文明进程,是视觉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与消费始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凝聚社会的一股无形的力量。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以图像为中心的信息时代,视觉文化的主流消费形式已转换为以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为前提的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可以说,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是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基础,它正引领着一场视觉文化的革命,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影响着人们对艺术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图像消费在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性方式的同时,也在孕育着新的艺术图像形式、艺术语言,正在趋于创造符合新媒体时代需求的艺术图像文化。

      一、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中的艺术图像

      新媒体时代视觉文化消费主体逐步转换成以图像为中心的消费行为。由于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对视觉信息传达的方便快捷,大大提升了它承载图像文本的优越性,从而将视觉文化的传统消费方式转换为图像占据主体的消费形式。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艺术图像是“以强大的世俗力量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的视觉文化,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现代电子图像传媒具有启蒙性拓展与权力性隐蔽的双重属性……我们越来越受制于以形象来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2]。视觉文化中的艺术图像是审美文化存在的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导向之一。

      (一)艺术图像与视觉信息

      艺术图像是具有可视性的对艺术产生的规律、艺术观念、艺术风格、时代特点等视觉化呈现的文化符号,艺术图像饱含着深层文化内涵。视觉信息的传递是从符号开始的,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新疆岩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以艺术图像作为信息传达载体的古代遗存。还有,原始族群的图腾就是一个共同赋予神灵的视觉象征符号。人类文明在还没有创造出文字的那个幼年时期,就曾依靠图像进行交流,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建立在图像基础上的抽象。文字发明以后的几千年以来,文字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信息的传播空间获得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但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条件下艺术图像不再是艺术家的独享,通过数字化的复制与互联网的传播,图像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发生了重大变革,实现了人类视觉信息传播史上的飞跃。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新媒体时代就是以图像为主体的消费时代,艺术图像以它无穷无尽的魅力左右了大众对现实生活与感官的要求。当下社会视觉审美的模仿与从众心理决定了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性。视觉信息以图像消费的方式构筑了大众艺术图像消费的流行平台,并使之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数字化图像复制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使视觉信息与艺术图像之间建立了大众传播的关系。

      新媒体时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致使人们心理疲劳程度加大,人们对于以文字印刷为主体的视觉消费则无暇驻足,即使有时间的时候也懒得真正去潜心阅读与品味。对视觉文化的消费人们更愿意选择和摄取直观、简洁、更具形象感的信息,艺术图像的选择就是更好的诠释视觉信息的手段。可以说,简单快捷的艺术图像消费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人们对视觉信息的索取诉诸视觉感官的享受与信息的快速传递,艺术图像则自然而然地成为大众视觉消费的主要对象。在此过程中,“不是人们的理性消失了,而是感性的欲求战胜了理性的需要。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简单的心态去审视身边发生的事情,当然,我们说,简单的心态决不代表简单的思考,我们不能抹杀自己的理性。必须承认,视觉的冲击使得我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从图像事实中接受大量信息的习惯。”[3]所以艺术图像的创作总是伴随着更多的视觉信息而“敞开”一个意义的世界,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用“感觉”加以把握和完善。

      (二)艺术图像符号与审美文化接受

      新媒体时代艺术图像使人们产生视觉观看的依赖,从阅读艺术图像中获得的视觉愉悦,逐渐积淀着大众对世界的认知,引导着视觉文化的生产、消费与接受方式的改变,继而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文化接受和艺术思维拓展。艺术图像消费满足的不仅是视觉信息传达,也是社会公众审美文化和审美生存的需求,同时又创造了更为多样的消费需求,使视觉文化的审美与社会资源不断地切合,且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意识。数字化与互联网技术的图像制造与信息交互设计的智能化,使图像与文字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从图像符号所获得的信息,而对于长长的文字符号则显得懒惰和无奈。对于审美文化的接受,艺术图像往往比文字信息更能直观地体验美的存在,更具有价值观导向的视觉力量。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书写能力在不断下降,在众多的文本中视觉符号化的图像取代了文字——虽然有一些学者认为今天的审美艺术如果缺少了文字书写,就拉大了审美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大众失去了品味文字的韵味,使感官接受变得简单化、平面化,致使人们缺乏诗意。实际上,艺术图像消费并非排斥理性和深度,图像有可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天性中最为重要的符号体系。有关研究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获取总量的70%,听觉占20%,其他感官的获取量占10%,而且人类一切有目的的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信息的获得都要依赖于视觉的引导。所以,当我们思考知识从哪儿来、智慧从哪儿来时,不禁要感叹,它们都从观察中来。中国的先民们从自然中看到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乾、坤、兑、离、震、巽、坎、艮”等这些中华文化的源,都是以图像符号为基础的,而且提炼得极为简洁且易于识别,富有文化内涵。“阅是人类的天性,而读则是后天习得的技能。生命体接受光信号的功能至少进化了5亿年,人类接受影像信息的功能至少进化了300万年,而读的能力人类只练习了几千年,作为个体则不过学了几十年,儿童才学了几年。所以,图能吸引任何眼球就不奇怪了,而儿童喜欢图更是天经地义。”[4]艺术图像符号在承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反映出来的往往是审美文化接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