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问题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易晓明(1971-),女,安徽金寨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育、艺术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美育学刊

内容提要:

针对目前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实施困境,有必要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探讨艺术素质测评究竟测什么、如何测等问题。第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追求如何体现在艺术素质测评之中?艺术素质测评的重心应该从考察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转向关注学生针对现实情境和需要综合运用艺术知识、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艺术素质测评不仅评定学生的艺术能力,还要评价学生艺术思维的发展水平。第二,评价范式的转化以及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如何体现在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设计和实施之中?艺术素质测评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体现共同协商共同建构的评价范式并走向专业化。第三,以艺术素养为本位,体现教育评价范式转向的测评方法有哪些?可利用真实、动态和交互的情境化测评考察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可让学生成为自我评价的主体,并使教师能更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艺术素养。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18 年 04 期

字号:

      2015年5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明确了测评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以及具体的评价内容指标等。在这些测评中,关于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无疑成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要关注点。究竟测什么、如何测、测评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什么时候计入中考成绩等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规定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三类指标即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发展指标以及它们各自包含的二级指标和指标内容、分值。可以说这只是一个测评的指导性框架和基本的指标类别维度,至于究竟艺术素质的内涵和维度是什么、相对应的评价指标是什么、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比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艺术素质状况,这些问题都尚需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加以思考和澄清,否则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工作一旦进入实践层面就会面临难以操作或者走样的局面。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学校开始重视艺术素质测评工作了,但由于对艺术素质内涵缺乏准确把握,尤其是对学业指标中所提出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理解,导致学生素质测评已经出现实施的困境和偏差。所以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现实需要,都应该对艺术素质测评做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使该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真正实现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目的。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追求如何体现在艺术素质测评之中

      教育理念的变化必然带来课程目标、内容、教学以及评价方法等的变革,所以对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定位和设计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反映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由西方世界首先提出的“核心素养”无疑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关键词。与此相类似的两个概念“素质”“素质教育”,我们都不陌生。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从人的身心完整结构的角度来界定素质的内涵和要素,比如人的完整素质包括科学、道德、审美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而“核心素养”的提出则更加侧重于需求导向,指向教育的结果。它是面对科技发展以及全球化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思考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时代挑战,促进个体幸福生活以及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核心素养是指向21世纪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关键的素养,所以“核心素养”一词又常常和“21世纪素养”相联系。从目前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其内涵和框架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这指明了未来教育改革的总方向,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都应该指向核心素养的达成。所以核心素养的理念也应该成为引领艺术课程改革,实施艺术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

      (一)艺术素质测评的重心应该从考察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转向关注学生针对现实情境和需要综合运用艺术知识、技能的意识和能力

      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最有影响的理论是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DC)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SeCo)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框架。该组织的界定是:“素养(competency)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in a particular context),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在吸取经合组织成果的基础上,2006年欧盟提出了“为了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指出“素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核心素养是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1]如果说,经合组织和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界定还比较宏观、笼统,那么始于本世纪初的美国关于“21世纪能力”(the century skills)的研究则更加具体阐明了21世纪能力的基本内涵,以及21世纪能力的支持系统,从而保障和促进学生21世纪能力的形成。“21世纪能力是指那些学生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获得成功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信息、媒介和技术素养以及生活和生涯能力三大类。”[2]这些能力“远超出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它意指如何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代生活情境”。[3]基于这样的观点,美国传统的核心课程评价受到了批判,因为它们只是测量学生对一些具体事实知识的掌握,而不是关注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复杂情境的能力。

      从DeSeCo、欧盟以及美国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定位来看,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侧重学科本位的知识和技能观。它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的综合运用,强调跨学科的整合意识和运用,强调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与运用领域与情境的联系,如个人情境、社会情境和职业情境。由此,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过去重考核学生对学科中所谓重要的知识点、技能的掌握程度,转向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于特定情境和问题的能力。尽管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各门学科学习最终应该达成的通用的、关键的素养,但其强调综合化,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思想应该成为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