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18)02-0035-07 教育决策科学化是教育决策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开始进入教育决策领域。当今社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巨量数据,这使得教育决策在获得全面而详细的信息基础上走向科学化成为可能。但是,正如所有科学技术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大数据虽然为更加科学的教育决策带来了机遇,但大数据本身的杂乱性和不确定性也给教育决策科学化带来了挑战。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决策模式必然发生变革,时代赋予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决策模式以新的理念与内容。 一、大数据与教育决策模式的含义及关联 “大数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1]但这一概念直到2008年谷歌(google)成立10周年纪念会上才正式提出。[2]由于大数据对当今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承认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时代”。在教育领域,大数据同样吸引了全球的关注目光,悄然改变着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3]即使在传统教育领域诸如神学领域,大数据也有应用。以荷兰为例,作为欧洲神学研究的重要中心,[4]仅2015年,其政府开放数据库当中有关神学研究的数据量就增长了一倍以上。 大数据对于教育决策的意义,在于“我们掌握的数据库越来越全面,它不再只包括我们手头现象的数据,而是包括了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大量甚至全部数据。我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地担心某个数据点对整套决策分析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这么纷繁的数据并从中受益,而不是以高昂的代价消除决策所有的不确定性”[5]。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大(volume),是指其数据量远超任何个人所能接受的极限。教育领域大数据之所以多样(variety),是因为其数据来源本身具备多样性,由于数据来源较为繁杂,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育决策分析运用必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共同进行的过程。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快速(velocity)是相对于决策者的信息接受能力而言的。大数据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中的数据对于决策者而言都是清晰可见的,不过将所有数据归纳到一起时,无论是数据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数据的更新速度,都远远超出了决策者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接受的极限。教育领域大数据的低价值(value)是由于大数据的来源并不止于数字,还包括更多的文本,并由于文本也被归纳到教育决策数据当中,大大拓展了教育决策数据来源的范围,因此降低了教育决策大数据的价值,同时也给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决策模式可以表述为:教育决策机构中的教育决策主体,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决策环境中收集、整理与掌握相关信息,利用一定的方法与技术处理信息,以拟定关于未来行动方案的过程。它涉及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六个要素:教育目标、教育决策主体、教育决策组织机构、教育决策环境、教育决策技术手段、教育决策方案内容。[6]在教育决策改革过程中,教育决策主体与组织机构往往被视为同一个决策要素,信息要素存在于环境要素之中,决策方案结构与要素的体现方式多种多样。 传统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教育决策模式有两种:理性选择模式和渐进式决策模式。理性选择模式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行于教育决策领域。这种决策模式首先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将决策过程视为经过理性计算的方案选择过程,人们通过对各个方案进行诸如利弊权衡等基于理性的分析之后选择代价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予以执行。理性选择模式(如图1所示)的实现基于以下几个条件:(1)教育决策的目标是明确而有序的;(2)教育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是确定而独特的;(3)有多种方案可供教育决策者逐个考虑,然后加以选择;(4)决策者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每一个方案在教育环境当中的支出、风险和收益;(5)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是最优的。[7]教育决策理性选择模式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是自上而下的,无需反馈和修改。
图1 理性选择教育决策模式 这种模式适应于稳定性很强且政府能够掌控一切信息的教育环境。我国教育决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但随着教育决策实践和教育决策理论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此种决策模式存在若干问题,如前提假设不够正确、现实教育环境中这些条件不大可能完全具备,等等。 因此,20世纪后期以来,理性选择模式尽管还在应用,但西方国家却逐步采用了渐进式教育决策模式。渐进式教育决策模式之所以会在教育决策实践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是因为:(1)从教育决策的内容来看,由于教育决策内容影响重大、牵涉面广、敏感性高,所以正确的决策不可能一次就能完成。要形成完整的教育决策方案并实现方案目标,唯有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信息对决策加以改进方可达到。(2)从教育决策所面临的环境来看,由于教育决策是各利益相关群体相互博弈和妥协的结果,因此所受的制约不仅来自部门内部,也来自部门外部乃至社会各个层面,而且教育决策所面临的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为了不至于因为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教育决策者采取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决策方式,即通过渐进式的决策不断对方案内容进行调整。(3)从决策信息的获取来看,完全理性的决策需要完整的教育决策相关信息支撑。然而,由于缺少数据来源渠道,教育决策者只能依靠已掌握信息,通过有限的信息调整决策方案,逐渐完成既定目标。(4)从决策主体来看,决策者不太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他们往往也有自己的情感与价值判断。紧迫的决策周期和复杂的决策环境也对教育决策者形成了束缚,导致决策者很难充分评估决策方案。在这样的条件下制定出来的教育决策方案可以称之为“初稿”,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完整的决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