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

——论“生命·实践”道德体系的构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易连云,教育学博士,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教育学报

内容提要: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仍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难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实质是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被异化,道德教育被视为一种知识教育,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形成与道德行为中的生命意义的缺失。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意义的追述,充分肯定传统文化中“道”与“德”的动态转化及“天之大德曰生”所蕴含的丰富生命意识,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重新审视与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以现代意义诠释传统道德,以“生命·实践”为目标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重建道德教育生命基础。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字号:

      一、现实社会中“道德”意义的异化

      学校道德教育自上个世纪末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研究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均存在着如此状况。一个让人困惑的现实是,青少年在调查和问卷中所表现出的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与觉悟和现实中的道德价值观模糊乃至行为失范的强烈反差和冲突,以至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我们还不得不进行基础性的道德知识教育和基本的道德行为训练。

      在许多研究中,研究者们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新”、“旧”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对外开放带来的他国价值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所主张的解构一切所导致的价值多元与相对主义价值观的后果上。不可否认,这些影响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对于主体意识已经萌发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相对于过去学校道德教育的机械与呆板,接受这些“生动的”、充满诱惑力的思想影响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问题是,近三十年来,针对着这种种状况,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在学校中进行了长期不懈与声势浩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而收效却甚微,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成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对道德的理解上。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逐渐被异化,道德教育同其他各育一样,成为一种知识教育,或者说是一种认知的教育,并在方法上表现出强烈的科学化倾向。人们将道德仅视为外在的纲常礼仪与行为规范,进而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对这些规范的模仿和操练,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整体性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的缺失,即道德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与道德行为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道德中的生命维度被忽视,其直接结果便是道德整体性被肢解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学生则被塑造成一个个简单的、等待摆弄的人,甚至连人的生命也被分割,学校教育放弃了对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本质的追问,从而以违反生命伦理与道德的方式在进行着所谓的“现代”德育,学生们被要求以现在的片面牺牲以换取未来不确定的幸福与成功,道德教育竟然最后演化为一种纯粹而简单的“牺牲”教育。

      二、回归生活世界的世纪呼唤

      不仅如此,我们正遭遇着另一危机。在现代的未成年人的生活世界中,话语体系与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先进科学技术与思想的同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可以说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传统的问候与分别话语在不少的未成年人那里变成了英文,“OK、HELLO”等代替了“您好”,不少青年教师以谈吐中的英文介入作为生活中的时髦,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研究生对西方节日的了解与热情胜过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对西方文化可以如数家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除了不屑一顾,却不知其他……

      面对着上述境况,追寻走出困境之出路成为我国社会与教育理论界的当务之急。而面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条现实之途。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1]成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指导思想。而面向谁的生活?回归谁的生活世界?遂成为我们必须首先回答的前提性问题。

      针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生活中民族精神的淡化甚至逐步丧失的严峻现实,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已经成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而现代西方哲学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回眸、特别是对传统文化与道德中对整体生命的领悟以及个体对道德精神的体悟的强调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解开道德困境之匙,故而,对传统道德精神的追问便具有了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道德之生命意义解读

      《文子》曰:“德者,名一而数变。道生之而德畜之,长养万物,天之德。”[2](P11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其意义非常丰富,不仅涉及人类的社会生活,而且更直接关注的是人协调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生命活动。领悟阴阳、刚柔转换之精妙,体现仁义关怀之细微成为整个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之精华,具有异于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而对生命意义的强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这一思想在《道德经》中得到了集中的阐述和体现。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出现数十次之多,包含多种含义:从形成世界的本原、决定世界的本体一直到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秩序。在老子看来,世界由道而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则认为:道“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3]总之,道是天地人的本体,万物循道而运动变化。在他们看来,道既是不可见之虚物,空虚无形,“无状无象,无物之象”,但是却真实地存在并体现于万物之中,涵养万物,促成万物,使万物得以自然生息。其作用却无穷无尽,永不枯竭。其浩翰、深邃,是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是世界万物产生之根源。而这种涵养,促成万物,使万物自然生息,就是德。正所谓“物生者道也,长者德也。”[2](P104)这种德便是一种“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4]的玄德。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之久的易经对此进行过生动的概括。古人将万物生长湮灭变化之“道”总称为“易”。“生生之谓易”集中概括了古人眼中之“道”。这种生生不易之道,便是“天之大德”,这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体系建立的原初始基。个人则通过体道而得道,以达到至道全德的境界,与天地精神合而为一,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