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空间的历史因缘、本质属性及发展趋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嘉毅,马飞,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兰州 730070 王嘉毅,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研究; 马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从历史发展中检视我国教学空间研究的实践诉求、理论背景和时代特征,是科学而合理地分析其内涵的逻辑起点。从本质上讲,教学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它是由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共同建构而成的。从教学空间的本质出发,准确地把握教学空间的发展趋势,需要夯实教学空间研究视角的解释力,厘清教学空间概念的界定与使用问题,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的问题域,合理定位教学空间研究的关系本质与变革张力。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22)06-0057-08

       长期以来,教学空间的变迁在教育研究中并未引起人们的重点关注,对教学空间内涵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一方面,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变革教学空间提出了现实诉求,同时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赋予人们解构乃至颠覆传统模式力量的同时,正催生教学空间的重构,空间变革已然成为撬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杠杆;另一方面,西方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为阐明教学空间的本质属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原则,即以“三位一体空间辩证法”对教学空间实现了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到社会空间的分析,阐明了教学空间之于教学活动不是已完成的预设实体,而是始终在向未来拓展的不断变化形态的现实性存在。

       一、回溯与检视:教学空间的历史因缘与问题指向

       从历史发展中探寻我国教学空间研究的实践诉求、理论背景和时代特征是科学而合理地分析教学空间研究转向的必然要求。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巨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卷涌起变革的波澜,教学的思想理念和得以产生的空间被推向了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教学空间的变革将以新的时代特征和理论背景为依托,为教学实践变革和教学理论创新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学理依据。

       (一)现实诉求:21世纪我国课程改革对教学空间变革的呼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时常演绎着这样的景象:“课堂是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或‘观众’与‘听众’。”[1]以此场景来审视,传统课堂教学以超常的稳定性展现着以教室或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空间形态,它在确保教学过程按照既定的空间秩序顺利开展的同时,遮蔽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和终极关怀,于是就有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1]的呐喊。进入21世纪,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愿景,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巨变,[2]它在重构基础课程典范与教学范式的同时,也为教学空间的变革提出了现实诉求。

       一是始于2001年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旨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范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型,[3]致力于教学范式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以促使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时间和空间均质化向多元化、多层化转变。[4]二是始于2015年以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旨在构建我国素养本位的课程体系,[5]致力于学校教育目标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学”到“素养本位教学”的转向,促使一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全面展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根基于紧密渗入时空的教学实践之中,[6]从而倒逼课堂教学超越传统的时空限制,“真正建立学习中心课堂,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7]。反观现实,课程与教学范式的转型并未从根本上促进教学空间的变革,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传统教学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8]显现出不适切性。因此,从空间变革的向度审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逻辑,挖掘新课程改革所蕴含的空间潜能,突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空间意识,重新审视教学活动的空间,厘清教学空间的“在场”与“缺场”之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质量的影响,探索与课程改革理念相吻合的教学空间,提升教学空间的理论解释力,已成为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诉求和有益探索。

       遵循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逻辑,把教学空间作为“教”与“学”得以实现的场域提出并加以审视,是课程改革发展中衍生出的现实问题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诉求。一方面,因为教学空间的变革是课堂教学活动变革的基础,只有教学空间与课程范式、教学范式一起变革,才能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知识社会”时代要求以知识的情境性来更新学校的教学范式,它的存在受制于社会条件的规约,因为任何教学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教学空间自然要反映这种社会意识。所以,以教学空间变革为基础回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时代问题,从教学的建构意义和关系上探索与教学范式等相吻合的教学空间,以实现教学空间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融合,对于深化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时代变迁:信息技术超常发展对教学空间变革的催生

       互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超常发展,不仅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驱动着教育在时间和空间向度上的延伸。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赋予人们解构乃至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正在催生教学空间的重构。

       从时代发展战略来看,全球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普及,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9]在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的战略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10]。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促进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使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逐渐从未来学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改造着现有的教学生态,[11]重新改变和诠释教学的空间场景,催生人们对教学空间的关注。

       随着更多智能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实体教学空间的边界被无限拓展,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将共同诠释和重构教学的空间场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打破了“教室—铃声”的空间边界,转向智慧课堂、在线课堂,使得单一、封闭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充满技术和体现人性的泛在学习空间,[12]并将以新的时代特征为依托重构教学的空间形态。教育信息化变革所引发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智慧教育、未来课堂等已然成为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良方,正在引发一场教学空间革命。在此意义上,教学空间的论题是“我们对时代变革的精神和特征从迷惘到领悟的转化中诞生的”[13]。它不仅是社会变革的“生境”催生出的变革,而且是对教学实践变革的自觉把握,其在根本上是新兴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课堂改革”融合共生的产物,正处于新旧交替、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但是,技术永远是把双刃剑,这就需要我们以辩证思维警惕技术对教学空间的裹挟,坚持以“变”促“不变”的价值立场,回归教学原点,以此阐明教学空间的本体属性,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