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6-0048-03 先秦时期,儒墨显学。墨家之所以能够与儒家比肩,与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密不可分。《淮南子·泰族训》说:“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教指教育,化指教化,这里“教”与“化”都是劝化人、教化人、教育的含义。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1]《淮南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和说明了在成功推行、宣传墨家主张,使墨家学说在当时社会成为重要思想方面,教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发掘墨子教育哲学思想蕴含的普世价值,结合当代社会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染丝”论和“非命”说是墨子教育合法性的人性基石 “为什么需要教育”,“教育的意义何在?”是对教育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的追问,也是教育哲学思想需要解答的首要问题。墨子分别从人性论和现实需要两个方面说明了教育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首先,墨子从人性上说明了人是可塑、可以改造变化的,而促使人变化的根源在于外在环境使然,墨子看到了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陶铸、教化作用。《墨子·所染》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己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丝的颜色并不取决于丝本身,而是取决于用来染丝的颜料。墨子认为,人与丝同样如此,人性的变化如丝的颜色变化一样,是和各自遇到的外因有关的。人性品质的形成,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墨子认为,这可以从历史中找到说明。他指出,舜、禹、商汤、武王均是受到贤良之臣的影响,夏桀、商纣、厉王、幽王以及后来的明王和暴王,都和身边的奸臣有很大关系。推而言之,从国君到士人品性的形成,莫不与自己熟悉和亲密的生活环境相关,对于个人而言,结交喜好仁义、淳朴谨慎的良友,就会走上正道;交友不当,会落到身败名毁的下场。所以,墨子强调必须认真和谨慎地选择朋友和环境。墨子将人性比作丝,意在说明环境对人性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此说明教育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也指出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墨子看来,教育对人来讲就是提供一种外在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氛围,从而熏陶受教育者品性与品行的形成。《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墨子突出了外在环境对人性形成的重要性,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是,墨子将人性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外部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从而使墨子的教育思想具有“强行说教”的刚性教育色彩。 其次,墨子从现实出发,提倡通过教育反对儒家的“命定”说,这也对教化人们摆脱“宿命”论,有着重大的观念变革意义。一方面,墨子从功利原则出发,认为人仅仅自己知道道义还不够,还要宣扬道义,使更多的人知“义”、行“义”。墨子说:“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子墨子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2]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道义”和践行“道义”,“道义”才能真正树立于社会,而这需要社会上那些知道“道义”的人大力鼓动和教导更多人“进于义”。另一方面,墨子认为儒家的“命定”说同提倡教育相矛盾,他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也。”[3]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了开启民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让更多的人受教育,知“道义”和行“道义”才有真正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儒家的“命定”显然和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只能束缚人们对外在命运的摆弄,而甘于承受任何的际遇。从“命定”论给人的消极影响和对人们主观能动性的束缚出发,墨子提倡“强、力”论,来反对儒家的“命定”说。 此外,墨家还批评了社会上那些持反对教育说法的人,《墨子·经说下》云:“学之益也,说在诽者。……学也,以为不知学之无益也,放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学习没有益处”的主张和持这样主张的人,实际上处在一种进退两难的悖论困境之中。因为认为学习无益,就要承认教育也无益,“教”与“学”相因,没有主张教授有益,而学习无益的说法。墨子指责“学无益”说法,维护了教育开启智力的教化功能,对儒家的“命定”论乃至其他学派的“反智”说有着批判和否定的意义。 二、“有道施教”体现了墨子“教育大众化”思想 教育主体关涉的是谁来施教、教育主体价值以及谁受教育的问题,这是在现实社会层面,规定了教育的范围。墨子“有道施教”和“能从事者从事”的教育主体思想,和其一贯的功利主义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教育由上层社会向基层社会,由社会精英向大众社会的转移,体现了墨子教育大众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