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

——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思乐,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外施性的德育面临的问题是它难以进入到儿童心灵深处,因而低质低效。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认识素朴的德的存在、特性和生成机制,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的关键;认识教学—学习在整个儿童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真正基础地位的前提。教学生本化是形成良好教学生态和建立德育真正基础的关键。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基础教育越来越关注人发展的基础,而学校德育的基础在于人的美好学习生活。尽管作为教学生态的德育基础并不是完善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全部因素,但它是一种决定德育文化走向的关键因素,其原理在于教育的生命机制,它的效果也已获得实践证明。因此,对之进行理论探讨,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生态的破坏和德育基础领域的失落

      外施性的德育面临的问题是它难以进入到儿童心灵深处,因而低质低效。我们常把德育的基础建立在“塑造人”的单向性工作上,或就德育论德育,我们过去所肯定的“教学的教育性”,仅仅注重诸如教学中渗透德育,设置德育课程等,它当然是必要的,可是它和既有的德育一样,都倾向于对儿童外施的、刻意的、有形的、知性的、可比较和控制的方面。它反映了教学和德育的某种关系,但只是较低层次的非本质的关系,即使论及德育同生活世界有关,也只是指忽略教学生活的抽象生活,或实际上仅是“课余生活”。

      事实上,学习生活作为儿童生活基本的核心部分,是儿童天性得以发展,形成美好德性的摇篮,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自在的德性及其未来走向,并借此满足社会对儿童道德成长的进一步要求。美好的教学—学习生活顺理成章地延伸了儿童先天的对和谐的美的感受力,使教育得以发挥儿童的生命自然的精美、强大、和谐和美好的优势。这是教育的生命机制的表现。

      所谓教育的生命机制,是指教育最终和基本上依靠教育对象的生命自身。而人之德性的形成,高度依托以人的本能为内核的生命自然,如同用“折筷子”故事让儿童认知“团结”,未必能进入其心灵,但如果让他们在学习中自主地进行大量的克服无知的个体或合作的活动,就会在和谐的、创造的、愉悦的本能下潜移默化,把仁爱、友善、合群融为本性。如里德利说:“露西不用每次都从头摸索,重新认识她这个世界。文化不能教导她判定视界的边缘,也不会教导文法的规则。文化可能教导她害怕毒蛇,可是谁在乎?为什么不让她生而懂得害怕毒蛇?对于演化稍有涉猎的人,都难以了解为什么一般人这么重视教育的价值。如果教育不是增强和重视本能,而是代替本能,人类的一半寿命就要用来学习猴子本能知道的事物。”(注:马特·里德利.红色皇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28、15.)今天的事情不在于要不要进行外塑性的德育,而在于我们的注重外塑,代替包办,甚至压抑了生命可以自成的部分,特别是在儿童的核心生活中可以涵泳的部分。

      儿童在教学—学习活动中的生活状态就是教学生态,也就是关系到儿童学习需求、机制等本能(或天性)得到尊重和满足,使生命活动处于自然和蓬勃的状态。在良好教学生态中,儿童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学习,生活在文化的、创造的、诗意的课堂,他们向真、向善、向美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扬,与主流社会所反映的意志一致,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人格魅力和对真善美高度敏感的方式呈现道德本性或道德感。

      在良好教学生态中生成德性的方式有别于常用的原发于儿童外部世界的晓理教育、制度教育、奖惩教育等外力或刻意方式(尽管这些形式常常是必要的),其本质就是,我们不是主要靠外来力量改造孩子,而是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学习生活中“自己成为好孩子”。

      如果儿童的教学—学习生活受到破坏,就不仅不能利用儿童学习天性的资源,还将扭曲人的生活而释放负面人性,对整个德育产生无穷困扰。事实上,多年来仅直接模拟应试的教学,使学校规避教学领域的任何改革,导致既有德育总是与压抑控制的教学生态共生,同时,由于教学中问题不断,德育只能艰难地停留在维持陈腐教学方式的水平上。

      作为主流社会代表的课堂,基本上是以师为本的,它压抑、控制教育对象的生命活动,违背儿童的学习天性,与生命的自然取向相抵触,特别是原本应当保护儿童学习隐私的教学评价,起了制造、强调、彰显,最终拉大儿童学习差异的作用,更与教育的谆谆善意大相径庭。这就使得教学领域反而成为德育的问题源,所有无心向学、灰心丧志、厌倦课堂、冷漠社会、不守纪律、互相争斗、辍学流动等常见“德育问题”,都可溯源到教学生态的扭曲变形。德育的主体部分成为游离于教学—学习生活之外的“另类”工作。儿童的教学—学习生活越来越难以成为德育的基础。

      二、良好教学生态产生的德性的素朴特征

      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例如自信、合作、自爱、乐学、诚实、勤奋等,它和主要依托外部教化所形成的德性,无论从其形成过程、主体、原理、机制,以及基本形态和所处地位,都有所不同。依据它的性态,笔者称之为素朴的德性。

      认识素朴德性的存在、特性和生成机制,是认识良好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的关键,同时也是德育从脱离儿童核心生活的“小德育”向有素朴生活基础的“大德育”回归的关键。

      (一)价值取向的简朴性

      素朴德性来自生命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它主要来自儿童美好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的作用、说教和规定,因而它具有价值取向的简朴性,即非功利性。

      在良好学习生活中产生素朴的德性是儿童发展的特性,与成人社会的“德”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社会道德的形成含有发展物质生活并保证人群生存的需要,而遵从社会道德也将为个体和人群带来某种现实利益,这些都构成了社会道德准则的价值追求,从而也就发生了成人社会道德的功利性。但儿童处于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初始阶段,还处在成人社会的功利圈之外,儿童发展的动力主要基于人类天性和整个社会对儿童教育世界的保护,它甚至受惠于人类演化形成的“雏生期优裕”现象——即使不是性本善而只是染以苍则苍,染以黄则黄,也可以推断:只要环境有利,良好的生态自会形成良好的人格,这就是基础教育的特殊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