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活动逻辑:诗性逻辑

作 者:

作者简介:
殷世东,合肥师范学院教授,博士。合肥 23060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科知识其理解与掌握应遵循普通逻辑,而课堂教学活动充满自由与想象,应遵循诗性逻辑,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育人目标。当下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常常遵循普通逻辑(学科逻辑)设计,背离课堂应然的逻辑,成为抽象的逻辑推理过程,按照因果控制和预测的机械化、程序化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为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诗性逻辑,即通过营造在场体验情境,创设课堂美育氛围,优化与整合教学内容,差异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隐喻的作用,让课堂充满自由想象、审美理想与人文性,彰显个性。课堂教学活动各要素只有成为关联性的有机整体,学习者才能主动参与、“在场”体验与自由探究,促进学习者身心和谐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4 期

字号:

      人类社会各种活动都遵循客观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运行,按照一定的逻辑运作,课堂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探寻课堂教学遵循的应然逻辑,创设课堂教学实然情境,课堂教学只有保持“自然”特质,营造安全的、自由和关系和谐的课堂场所,创设一个“在场”自由畅想时空,学习者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些特征符合诗性逻辑运作。

      一、当下课堂缺少自由与想象,背离课堂应然的逻辑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各种实践活动是可以进行量化的,用概率论可以检验,坚持科学实在论、可检验性,等等。在逻辑实证主义的支配下,课堂教学活动被视为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进行精致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则变成严格履行设计程序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遵循着普通逻辑(学科逻辑),并立足于因果原则推理,课前提出明确的课堂教学的因果联系,假定与预设育人的目标和内容,按照因果控制和预测,开展模式化、程序化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追求语言的明晰性、雄辩性和确定性,以简单性、抽象性和精致性的语词逻辑特征彰显一种科学精神,丢弃了语言的丰富性、价值性、情境性,变成了一种中性的、精准性的、客观的、无意义的、简单的“符号”,成为一种单纯性和中立性“符号”,“将整个世界还原为文本形式并以文本形式来对待所有经验,实际上是遗忘了隐喻是方法论的源泉这一基本事实”[1],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学习者只能凭借逻辑思维和理性精神表达自己对世界认识,斩断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使之仅具有学理上的意义。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单一、纯粹、抽象的逻辑推理过程,忽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个体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堂失去了鲜活性、生命性、人文性和想象的自由等,失去了生机与活力。

      二、诗性逻辑与课堂遵循诗性逻辑之应然

      在一个充满自由与想象的人文环境中,学习者才能习得文化基础,才能主动参与探究、自我发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而这样的育人环境创设是符合诗性逻辑的。“诗性逻辑是通过关联性、社会性的人文方法来获得意义”,“追求的是人类话语所提示的生成性动态意义而非其中所蕴含的基础结构”。[2]

      诗性逻辑是以体验真实为基础,融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为一体,是一种“在场”体验,遵循审美理想规律,通过关联性、社会性的人文方法,将个体置于价值世界中,去追寻、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生活的本质诗意,追寻人类话语所提示的生成性动态意义而非其中所蕴含的基础结构,给予个体想象的最大的自由度。而课堂教学活动也有着遵循诗性逻辑的应然与必然。

      (一)课堂教学活动遵循诗性逻辑应然

      人的发展不是一种先天存在于机体内部等待发现和发掘的结果,而是个体运用自我调节机制主动适应、调节与习得的结果。德国的生物人类学家格伦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未特定化。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一书中也指出,人是非专门、非特定化的存在;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本来就是一种非特定化、具有未确定性的、未完成的存在物。正因为这样,人本身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就其物种特征而言,人类的机体机能与存在是不完善的或未完成的。一方面,导致人本能的贫乏性、不确定性和不完善性,使得人类靠本能生活的能力极其低下。但另一方面,又为人体的机能发展与形成提供了无限定性空间。人只有通过后天的主体活动,通过诗性的“想象”与探究,才能发掘个体潜在的创造性去完成自己。“‘生命’是一种向深广莫测奔涌而去并在奔涌中不断高涨的活动,一切固有存在只在这一活动之始形成。”[3]获得生存本领,才能以人的方式存在,完成自我,适应社会生活。

      正是人的不完善、不确定性等,决定了人不满足于既有的存在,不断地追求、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又具超越性和创造性,人通过不断的主体社会实践与学习,才能逐步完善自己。人需要在一个能够获得真实体验的环境中,运用系统思维,通过自由想象,才能将世界普遍联系起来,获得生存与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让每一位学习者“在场”,体验真实;让课堂充满着诗性与想象,并将认识与实践的对象放在系统之中加以整体考察和把握,摆脱线性思维局限,依照审美理想,遵循艺术想象,学习者才能充分体验学习带来的满足,并充满快乐,学习者才能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学校,首先是儿童与教师一起栖息的场所。在这种一切栖息的关系之中,学习才得以成立。”[4]遵循诗性逻辑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学习者才能以开放的视域、开放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潜能,去体验、创造与创新。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并不是基于知识的传递、解释与习得,而是学生借助知识的运用,展开思考与探究的活动。[5]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规避现代性的隐忧。“第一个是关于我们可以称作意义的丧失、道德视野的褪色的东西;第二个是涉及在工具理性猖獗面前目的的晦暗;第三个是关于自由的丧失。”[6]保持课堂理性与自由,以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养成良好的品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借助课堂中的自由学习与实践,学生的器官机能才能得以完善。“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自由是有效利用和增加各种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7]通过课堂自由的学习与实践,才能习得生存与发展本领,提高个体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地认识必然、不断地走向自由世界,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完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