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来在传统哲学、传统美学、传统文化思想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是探索民族特征、民俗观念、民族艺术、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综合性艺术,因此中国环境艺术综合体现了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的表达。近几十年来,在西方思潮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环境艺术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如何保护我国环境艺术的本土化,在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下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探索中国环境艺术发展之路。如何在环境艺术中构建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是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的要求与趋势。如何在文化与艺术形式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将是艺术家们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民族身份”主要指民族地域具有本民族基本符号特征和蕴含民族印记的身份象征,代表着身份本质特征,体现着民族文化和共同民族心理认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它是代表一个民族所固有的本质特征,即一种与生俱来的带有民族特质的象征,具有本民族习俗风尚、文化生活、思想观念等所固有的特征[1]。“文化认同”则是对文化的一种归属和确认,是指个体或群体辨别本民族文化特色、确定文化属性活动,表达群体或个体的归属性,因而是一种文化心理认同与归属。它包含两层意义:首先是文化固有的基本特征,人们视为某一种特定文化固有的特质。其次是文化认同具有主观认知性,即民族文化通过个体主观意识去“构建文化”并获得“普遍认同”。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在长期的集体环境诠释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一旦形成就会使民族共同体的成员产生强烈的心理归属感或情感认同,并在长期的社会文化积淀中逐步构建起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记忆、符号在不断强化和认可中逐步形成的对本民族身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如同这个国家的身份,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千年历史的认同,是对这个伟大的民族的认同,同时也是对中华历史文明的认同,是祖先给予我们思想文化的认同[2]。从中国少数民族视角来看,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样留下许多别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如久负盛名的丽江古城,极具诗情画意、山水园林特色的傣族竹楼、壮族吊脚楼和侗族鼓楼,还有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等,这些建筑环境艺术认同的是民族地区当时独特的环境艺术和独特的文化,认同的是历史的我们。而对于今日中国,应该以何种文化标志来表示我们的民族身份,以何种环境空间来装饰我们的家园,这就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环境艺术的民族身份构建与文化认同,发现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所面对的危机和寻找可以借鉴的榜样,发掘现代环境设计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及现代与传统完美契合交融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程,改革开放将封闭了太久的国门打开,国人突然发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凸显出来。我国民族地区同样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面向省(区)外及国外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传统的文化生成发展环境渐次被打破。面对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危机越发严重。其实,文化认同危机是从中国现代化进程一开始就有的,关于“本土化”“民族化”等问题上的探索,并对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前沿问题的学术讨论,都体现了寻找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的诉求。 1.中国环境艺术中地域文化的削弱。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日益发展改善。表现在建筑业上,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相同的建筑形式模糊了城市之间的差别,富有特征的城市轮廓消失在高耸入云的玻璃墙之间。无论是呼和浩特、南宁等区首府所在地城市,还是正在起步发展的中小城市乃至民族乡镇,现代化、城镇化气息浓厚,一夜之间古老的民族文化差异渐次缩小甚至消失。作为整体文化的区域表现载体,突然之间变得单调从而失去了个性,我们为之骄傲延续千百年的带有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也随之消退,国内沿海发达城市建设更是如此,俞孔坚先生以“城市化妆运动”来描述这样的现象。而这样的现象不但在建筑界存在,而且在环境艺术包括景观设计、室内设计都有体现。城市失去了个性,忽视了民族地域文化,同时也就失掉了自己的灵魂。 2.城市建设对传统文化环境艺术的破坏。当代的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方面的表现,总是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对本国或本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一味地崇尚外来的新式建筑和装饰风格,从而抛弃了能给予它影响的本民族文化,而去追求并没有深刻理解的表现现代的所谓前卫的设计风格,这种现象在各民族地区城市建设中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尤其在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等大城市表现十分明显。另一种则是对传统环境艺术及装饰风格表面的理解符号化,全国掀起“民族形式”艺术的热潮,这种形式的探索造成的浪费,因而被斥为“复古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政治上的文化策略导致的形式主义和标准的单一,“大屋顶”的泛滥,引起了学术界的厌恶。新的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地拔地而起,单调的新形式的环境艺术重复出现,城市环境的层次性被大大的破坏,作为中国城市的表象已经不明显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同样陷入类似的发展怪圈。 3.全球文化对地域(民族)文化的冲击。中国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是与社会历史背景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的冲击对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打开的国门让国人看见了外面的华丽世界,而对不曾接触过外来环境艺术形式及装饰手法的我们,给予的是崇拜和赞许的目光。审美意识和趣味发生了转变,一些建筑设计师越发对西方文化艺术怀有极强的崇拜感,在艺术审美上对建筑、环境、包装、服饰等各个方面的设计思想都追崇西方设计理念和形式,渐渐忽略了本土化的传统文化设计元素。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阻碍了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对现代风格的感悟。而这种“帝国主义建筑”对本民族文化的侵略表现得是那么明显,可是偏偏多数中国人又持着主动或被动的认同姿态。与此同时,现代艺术家们也开始认同所谓“现代”的环境艺术,超现代的外观以及不菲的造价,却违背了基本的现代精神——理性、科学和民主,久而久之功能服从了形式。陈志华先生曾表述过:“我们中国有大量的看上去很‘现代’的作品,但是,如果我们用科学性和民族性去衡量,它们未必有很高的现代性。这就是说,它们参照了西方环境艺术的外观,却没有获得现代艺术的本质。”[3]现代很多艺术家都忽略了这样的现象,当然不只是存在于环境艺术中,在设计中这样的现象同样地泛滥,只要是国外的设计就会觉得很不错。这种盲目表现在对国内和国外设计师的不同待遇上,在大型的设计项目中常常处于从属地位,使得本国的设计师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机会,那么这种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隐性渗透将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