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区域教育的可能性 最优化的区域教育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接近这个目标的过程就是采取措施、逐步优化的过程。优化区域教育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体制改革使地方有了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自主权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在部署九年义务教育时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可以说,《决定》是中央在教育方面向地方放权的文献。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进一步规定:“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决定》和《纲要》的不同点在于,《决定》解决的是国家包办教育的问题,提出各级政府办教育;《纲要》解决的是政府包揽办学的问题,提出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的问题。其共同点在于,两者都要向地方下放教育发展的决策权,促进教育的地方化。 为了使地方政府能够履行上述职责,两个文件以及随后的法规,都赋予了地方政府应有的权力,这为优化区域教育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 (2)增强地方教育自主权符合国际惯例 在国际上,教育行政体制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结合型。中央集权型认为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国家要直接干预,例如法国和原苏联;地方分权型认为教育事业是地方的公共事业,地方自主权属于统治地位,中央政府只处于领导和援助地位,例如美国;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结合型的地方,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可以决定教育的重大事项,但不直接管理学校和下一级的教育机关,例如英国。 我国的教育体制,在1985年以前尤其是1965年以前,基本上属于中央集权型,办教育、管教育基本都是中央的事。为了克服中央集权型的弊端,中央才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所以,增强地方教育权力符合国际惯例。 (三)中国和山东的教育发展已经呈现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在中国,不仅京、津、沪等直辖市的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和江苏也异军突起,教育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江苏现代化教育的起步,并非是国家的特意安排,而是他们根据当地实际自己走出来的。如果坚持下去,必定带来当地人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山东,烟台、潍坊、青岛、威海和淄博等地,实现“普九”以后不停步,分别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即使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也由于工作不同而在进行新的排序。这种区域性特征,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四)教育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而且取决于认识 各国都在抓经济建设,但通过发展教育而使经济腾飞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日本、美国和德国;而通过挤兑教育而发展经济的成功例子几乎没有。为官一任政绩的重要指标,就是动员和组织成年人在经济和精力上增加对教育的双重投入,把所辖地方的下一代教育好。以牺牲教育发展为代价减少群众可接受的教育支出,一般说来并不真正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 教育的发展肯定与经济有关,但也与认识水平有关。有些地方的经济并不薄弱,但有些人却以发展经济为由削减教育经费;有些地方经济相对薄弱,却想方设法发展教育。教育的差异不仅取决于经济,而且取决于认识。 发展教育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地方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这正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 区域教育最优化的三个特征 优化的区域教育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社会投入的充分性。即在人民群众能够承受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在教育投入方面的潜力,使教育形成了尽可能大的规模和尽可能好的条件。 从目前的情况看,教育经费不足相当突出。似乎教育规模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但在一些地方,社会对教育的发展并不满足。家长情愿出高价“择校”,这是群众对现有教育条件的不满足;也有的家长情愿自费上“高中”,这是群众对现有教育规模的不满足。平衡对比,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目前的教育经费筹措政策,可能已经发挥了财政的最大潜力(至少对相当一部分地方是如此),但并没有完全发挥群众办学的经济潜力。 在群众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找出教育投入最大的结合点,是实现区域教育最优化应该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结构适应的充分性。即区域内的教育结构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最大程度地适应。 教育结构的适应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一定的教育规模内,各部分教育比例的适应性。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高、中、初级人才的需要有着不同的比例。一般说来,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对高、中级人才需求的比例就越高。总是在普及初等教育上徘徊,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对经济的制约;但是,牺牲初等教育或初级中等教育的条件和质量,去单纯地追求高学历教育的发展和所谓高级人才的培养,既可能由于基础教育的薄弱而影响所有劳动者的质量,也可能由于高学历人才的比例失调、学非所用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教育规模和教育条件的适应性。过分讲究条件而不适时地发展教育规模,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不讲究教育条件,片面追求教育规模的大发展,可能也要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