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教育新思维

作 者:
程迪 

作者简介:
程迪 河南省南阳师专教育室

原文出处:
教育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往往把人们理论思维的视野引向历史的纵深层面。在这一背景下,人们普遍感到,有必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活动的选择性的关系进行认真、系统的研究。

      一、科学的历史决定论与教育的价值定位

      就社会历史领域而言,科学的历史决定论这一范畴,是用来指称社会的各种客观的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联系的总和的。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无例外地是在这些社会联系或关系的范围内实现的。它以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依据,因而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生活的错综复杂的、多层面的关系体系中探视到基础的、主导的因素,进而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趋势,以及人类群体和个体选择性活动的内在机制。所以,“科学的历史决定论思想确定人类行为的必然性,摒弃所谓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话,但丝毫不消灭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对人的行为的评价,而不致把什么都推到自由意志上去”。科学的决定论的基本原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方面的劳动是这一过程的深层基础,社会作为完整系统的发展是通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的经济本身,也受其他社会关系或因素的制约。人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和历史条件下有选择自己活动方式的自由。因为,似乎与人无关的在社会生活的纵深层次表现出来的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然会通过各种形式转变为制约着人的具体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如需要、利益等等。这种决定性因素不是作为某种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外部力量来显示自身的,而是通过各种相同的和不相同的意志、意图、希望和动机的总和,以及由此而直接产生的各种相同的和不同的人类行为活动的总和来显示自身的。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自由选择活动”,关于它的基本信念无疑应当有机地统一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理解之中。换句话说,离开人的选择性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或规律性间的内在联系去确定教育的价值信念,就会导致认识上的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又是要通过偶然事件为自己的贯彻开辟道路。因此,离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的具体选择性活动的内在联系去研究教育的价值定位,则又会陷入机械论。历史研究的上述两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中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由此可见,科学的历史论包括了人的自由选择。就社会进步的基点工程——教育而言,其全部价值就在于它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内在统一。教育价值定位或称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事实的最根本的概念,在一定的意义上规定着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方式,规定着教育的具体形态。近年来,我国逐步实现着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教育也相应地进行着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其深层实质则是教育价值定位或教育理念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必然提出重估一切价值、重新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时代任务,而且对价值问题的探讨,也必将使人们意识到确定当代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的迫切重要性。若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为坐标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教育的价值定位加以规范和理解:

      1.教育的价值及其指向是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基本走势)一致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运行形式发展的不同阶段,规定着人们的自由选择活动总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相反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否认一切关于教育价值定位的主观自由意志。具体地说,首先,教育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其次,教育的主体受客体的历史条件、自身状况(如需要、利益及认识和实践功能等)的制约;最后,检验教育的主体意图的标准是客观的。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实现程度规定着人们自由选择活动的实现程度,从而也规定着教育价值定位的现实性及其基本特征。传统社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与其时代相适应的知识论价值定位;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定位已越发显得浅薄和不合时宜了。

      3.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直接体现在人们选择活动总的结果及相互联系中。社会发展规律的一元性与人们自由选择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是有机统一的。从社会发展的表层来看,历史的发展是许多自由选择活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不同的选择方式出现的人类群体和个体行为活动,构成了社会“力的平衡四边形”。但从社会发展的纵深层次来看,要正确地判定人的自由选择活动的性质、发展方向及其结果,就必须把这一活动放置于该历史时代人们自由选择活动总的结果间的联系中去考察,否则,就很难把握其哲学真谛。

      4.人的自由选择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人的选择活动是社会规律起作用的基本条件,离开了人的选择活动,社会就不可能有序地发展。而且人的选择活动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和广义的文化发展水平之提高表现出愈加全面和深刻的自由度,从而伴随着社会巨大变迁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小。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都会发现,发展市场经济,追求现代化乃是我们所面临的最根本的、绕不过去的历史事实。而与理想型的、健康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最根本的教育价值理念则是指向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种“理念”是与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机统一的结果,是当代中国人在从事任何评价活动之前应当先行地加以确立的客观的价值坐标,也是时下中国教育和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设计的最根本的价值定位。

      二、当代中国教育的价值定位——素质本位

      与当代中国的生活世界相适应的最根本的教育价值理念就是追求以独立人格为基础的平等、自由、民主、社会公正的观念和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尊重真理的科学精神。这里的教育价值理念,特指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存在的最根本的哲学范畴。它根据社会和个人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时代精神)而设定和追求的精神和理想范型,而不是指哲学上什么本原性的东西;应从对影响和操纵当代中国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根本因素的分析中,揭示出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素质本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