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要以什么样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李岚清同志强调指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关系科教兴国、国运兴衰的大事,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 一、建动力机制——转变思想——转向素质教育的基点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治校办学的灵魂。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而教育思想的落后,是我们教育内部的危机所在。因而这种变革要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先导,教育观念的更新为基点,以产生巨大的动力,增强转向的自觉性、坚定性。 1.率先转变思想 学校能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校长的教育思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校长率先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尽管1905年就废除了科举制度,然而延绵1300余年的科举教育的负面影响,仍残存在人们观念之中。升学竞争演变为分数竞争,从高中蔓延到了初中、小学,因而我们也曾步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怎样片追有利就怎样管理。学校出现了智实、德虚、体弱、劳美空的现象,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难道就这样造就一代新人?” 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我们认识到应试教育本质上是科举制度的翻版,是一种淘汰式的选拔教育。中学追求升学的百比分,小学追求应试的高分率。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分数的奴隶、应考的机器。沉重的负荷,压抑了个性,扼杀了灵性,厌学、辍学的增多,大部分学生的心身得不到健康的发展。无论对人的发展和对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都是极不利的。 同时我们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基础教育是面向儿童少年的国民教育,不是什么选拔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合格的“毛坯”。现在的“毛坯”,将来的精品,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发展功能,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 我们一方面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从思想上与之决裂;一方面明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转变狭隘的人才观,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 2.确立办学思路 衡量一所学校转向素质教育的标志是什么?柳斌同志强调,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全面发展;三是生动活泼。我们要根据这三个要义,从总体出发,进行总体设计,追求整体效益来确立办学思路。 纵观全国,我们很多知名的中小学校的校长,有的从人才的标准上确立“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才”“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思路;有的从办学标准上确立“全面发展打基础,因材施教育人才”“规范加特色”的办学思路;这都是切实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办学模式。 在毛主席关于要“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主动地、生动活泼地都得到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历了多年的摔打、思考、探索,乘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的东风,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办学思路。于1990年春在南昌市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现场会上推出了“六要四园”的办学模式。“六要”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要有团结的领导班子,要有敬业的教师群体,要有合格的教学设施,要有全面的教育质量。“四园”是:把学校办成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明确响亮地提出“要分数不唯分数”,不搞“单打一”,不抓“一点红。变片追高分率为素质的全面提高。正确的办学思路,支配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学校的面貌为之一新。 3.统一教师思想 “片追”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表现在学校,根源在社会,扬起板子打谁,谁都说冤枉。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然而“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方向是办学的根本,校长的天职。也只有用素质教育的思想统一教师的认识,才能把办学的思路变为全校教师的统一意志和教育行为,在我们学校这块小天地里,形成转向素质教育的小气候。 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是落实“两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方针是我们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以立法的形式写进了教育的根本大法——《教育法》之中,朱开轩同志曾指出“不按教育方针办事,不仅是办学指导思想问题,而且是违法。”因此我们以学教育方针为主线,运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培养的人才规格是什么?怎样落实“两全”?为什么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我校怎样转向素质教育?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教师激烈的思想碰撞。碰撞的结果是对应试教育的深刻反思,对素质教育的积极追求。大家认识到:教学不等于智商,智商不等于分数,分数不等于质量。纷纷表示要为转向素质教育,实现“六要四园”的办学模式献计出力。要为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打好成才的基础。 二、建导向机制——改革评价——转向素质教育的起点 应试教育的要害在于单纯以考试分数为尺度评价学生,单纯以任教成绩为标准评价教师,单纯以升学率为目标评价学校。因此,转向素质教育的起点是,从改革评价系统入手,建立有效可行的导向机制,为素质教育鸣锣开道。 1.改革学生评价 为引导师生和家长从片追分数中解脱出来,把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我们于1990年秋改《学生成绩报告单》为《学生全面考评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