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乘东,1964年生,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生。

原文出处:
民族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共分三部分:一、教育的反贫困功能;二、教育改革的内容与方向;三、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主要观点是:(一)教育扶贫的实质是以素质换物质;(二)教育的反贫困作用在于,它可以斩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三)教育投资应进入扶贫资源的配置格局;(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应由目前的主次关系改为并列关系,甚至可以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超过普通教育的发展;(五)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六)可采取一种自动分流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高收入阶层“自动”选择付费教育,从而使公共教育投资能够向贫困人口倾斜;(七)发挥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必须有其他条件的配合。

      贫困是人类的大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应该消除贫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集中于少数民族地区。[①a]为减轻贫困,我国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目前正在贫困地区、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持续进行扶贫攻坚战。然而,贫困的发生不仅有社会经济根源,也有个体素质根源,反贫困不应局限于经济战场,而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贫困人口把握经济机会的能力中的作用,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意。1996年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②a]要实施教育扶贫,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结构与教育体制,提高我国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有效教育水平。

      一、实施教育扶贫,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要认清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并找准教育扶贫的切入点,必须先弄清贫困的发生机制与反贫困的基本思路。

      从贫困的发生机制来看,存在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一般来说,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相对低下,他们往往缺乏改善自身状况的进取心与自信心,适应不同经济环境的能力较差,这可以称之为动力素质较差;大多数人都缺乏多样化的谋生技能,只能从事简单劳动且劳动效率不高,部分人口还缺乏健康的体魄,无法胜任持久、紧张的劳动,这可以称之为能力素质较差。这从两个方面产生或加剧贫困:在宏观层次上,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低质量导致较低的人均国民收入;在微观层次上,贫困人口因综合素质较低,在经济机会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从而加剧个体的贫困。贫困反过来又阻碍了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福利水平的改善。可见,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低既是贫困的原因,又是贫困的结果,在贫困和较低的人口素质之间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其他致贫因子,如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如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效益欠佳)、经济机会不平等等则强化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打破贫困的循环链条,需要进行社会体制变革,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改变维持或强化贫困循环的外部环境。但仅此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综合素质改造,斩断恶性循环的链条。

      即使在已进行过社会制度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且经济持续增长的社会中,如果不对贫困人口进行素质改造,并配合以消除经济机会差异的体制改革,贫困人口仍然会陷入新的恶性循环,因为他们缺乏利用经济机会的能力,或得不到获得较高收入的经济机会。这正是我国目前贫困发生机制的特点。

      从民族地区来看,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同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贫困发生率却要高得多,这里除了自然条件、历史起点、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别外,人口素质也是重要原因。

      表1是80年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素质指标对比。

      表1 80年代末三大经济带的部分经济指标与素质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02、300页。

      * 农村贫困人口占地区人口比重为1988年数字;现残率指地区残疾人口调查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率。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口素质与劳动生产率、人均经济收入及贫困发生率有很高的相关性,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其人口的低素质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而西部地区基本都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直接导致了较高的贫困发生率。

      再从全国各省区贫困发生率与人口素质指标的直接对比来看,二者也是高度正相关。表2、表3分别是全国各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人口素质综合指数表,由于所见资料的限制,两表所用材料取自不同年份,但这并不影响问题的性质。两表对照可以发现,贫困发生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基本上都是人口素质综合指数较低(0.3—0.45)的地区(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是例外),而多民族省区都是人口素质指数低而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贫困发生率较高的省份,其智力和非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包括开拓进取精神、传统习性等)尤其比其他省区要低,综合指数较高的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其非智力素质即思想观念素质指数却较低,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省份人口综合素质指数较高而贫困发生率也较高(其综合素质高是由身体素质指数高带起来的)。因此,可以说,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改造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表2 1989年全国各地区贫困线与贫困发生率

      地区贫困线 贫困发生率:居民户的百分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