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其研究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美国和英国。当时英、美政府在努力推行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严重的失学和逃学现象令教育行政部门十分困扰和担忧。布罗德温(I.A.Broadwin)最早于1932年对儿童的逃学行为进行研究时,就描述了一些有关学校恐怖症的典型行为。但首先提出学校恐怖症的概念并将其归类为心理疾病,而与逃学行为在研究中加以区分的是约翰逊(A.M.Johnson,1941)和他的同事们[①]。从4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们从学校心理、变态心理、社会心理以及心理辅导等角度对学校恐怖症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但至今对学校恐怖症的性质和特点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连对学校恐怖症的称谓也各说其词,包括逃学、拒学、分离焦虑、过敏性学校焦虑、学校恐惧异常行为以及神经性逃避症等等。有人认为学校恐怖症是儿童“对上学所产生的一种过分夸大的非理性的恐惧,其表现行为乃是经常旷课。”[②]有人认为学校恐怖症是“儿童对学校的一种过敏性恐惧,从而导致儿童拒绝上学。这通常是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的表现。”[③]也有人认为“学校恐怖症是儿童由于情绪障碍而产生的旷课行为。其根源在于分离焦虑和对父母的过分依赖。”[④]还有人认为学校恐怖症是过敏性“神经反应”,是由与学校相关的因素所引起的极端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学校的逃避行为。”[⑤]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一般将学校恐怖症定义为“由于某种内部的或外部的原因而对学校产生恐惧、厌恶心理,对学习产生冷漠、不感兴趣的心理以及相应的逃学行为。”[⑥]人们对学校恐怖症的不同称谓和定义正说明了这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复杂性。正如费卡拉(Ficula,1983)所指出的,学校恐怖症是一个多方面的与众多社会性情感因素有关的“问题情结”。[⑦]J.卡恩(J.H.Kahn)和J.勒斯腾(J.P.Nursten)更明确指出:学校恐怖症不只是对个别儿童的心理行为的诊断问题,它也是家庭问题、学校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心。[⑧] 对学校恐怖症特点的研究与探索,是了解和认识学校恐怖症的基础,也是诊断与治疗学校恐怖症的前提。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而言,学校恐怖症的明显标志就是儿童对学校的过度焦虑和与之相随的逃学行为。与普通意义上的旷课和逃学行为不同,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虽然不去上学,但往往以某种理由或借口得到家长的同意或默许而呆在家里,而通常旷课的学生既不上学也不在家,父母也不知情。根据贝格(I.Berg,1969)及其同事的比较研究,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一般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严重的情绪障碍,包括过分的恐惧,脾气暴躁,常常在要上学的时候抱怨身体有病,却无明显的生理症状;(2)严重的上学困难,表现为长期的经常性旷课;(3)上学时间内呆在家里,且父母知情;(4)智力中等且并无明显的反社会行为如偷窃、说谎或违法乱纪。[⑨]但是,这些特征似乎过于表面化,只揭示了行为现象而未涉及到问题的根本。为了更明确地区分学校恐怖症与其他儿童问题行为和心理疾病,以便老师、家长和心理辅导员对儿童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防患于未然,心理学家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学校恐怖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目前在西方较具影响的当首推美国的汪特(J.H.Want,1983)所创立的“五点论”。[⑩]根据汪特的研究,儿童学校恐怖症患者有以下五个共同的心理特征: (1)焦虑不安:这种焦虑不安主要是由未知或预感的事件所引起的过敏性紧张、惶恐和畏惧。这或许是学校恐怖症患者与一般旷课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儿童的这种焦虑往往是通过不愿意离开父母或家庭而反映出来。其表现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投射、回避和否认),或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如头痛、肚子不舒服),或者是一些毫无根据的忧虑和恐惧(如亲人生病死亡)。 (2)支配欲:他们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对父母(尤其母亲)乃至所有的家庭成员任意指使或支配,唯我独尊,唯我是从。他们通常都很任性、急躁、缺乏自制力、固执和喜欢支配他人。 (3)依赖性:他们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往往过分依赖父母寻求生理、心理的支持和保护。这种依赖性反应出父母和儿童之间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而这种相互依赖关系是以彼此的焦虑、罪恶感和敌意为调节的,尤其是当父母和子女面临分别的时候,这在心理学上叫“相互敌对的依赖关系”。 (4)挫折感:他们往往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悲观失望、无精打采,或者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态。这些通常可以因家庭遭遇的不幸,个人学习或生活的失败而引起。 (5)自我认识模糊:学校恐怖症患者常常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妄自尊大,自以为了不起,充满着不切实际的自我形象和幻想,因此对任何可能威胁或损坏自尊的情境和时间感到格外敏感。当学习上遇到压力或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时,他们情愿躲避在家与父亲相处,以保护其脆弱的自尊心。 大量的研究表明,学校恐怖症与众多的学校、家庭和个人因素也许并无显著的因果必然联系,但确实与儿童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相关。根据金恩(N.J.King,1989)等人的研究,(12)学校恐怖症往往发生在以下重大事件或经验之时和之后;(1)升留级,换班或转学,新入学或升学等。这些都涉及到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急剧变化。当学生从一个自己熟悉并有安全感的环境转到—陌生的环境时,这种陌生便会给儿童带来焦虑与畏惧,从而试图回避或者逃脱新的环境。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和小学表现最为明显。(2)与学校有关的或在学校遭遇到的痛苦、失望、挫折和打击等不愉快经历。这些学校经验使儿童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视上学为惩罚、受罪。学业成绩不良、表现不好、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可能使儿童对学校产生畏惧。(3)因病休学或其他原因长期离校后,重新返校也可能引起心理恐慌。儿童可能害怕跟不上学习进度,对学校环境也要重新适应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