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心理结构与有关教育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凤岐 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515063

原文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本文从研究人的主体性的心理结构出发,探索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问题。本文认为,主体性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心理结构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类实践活动能力,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心理结构。

      关键词 主体性 心理结构 教育目标

      Subjective wental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

      Ma Fengqi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Institute,Shantou University,515031)

      Abstract Starting from studies on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subjectivity in schoolboys and schoolgirl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problem of subjectivity in education.The paper is of opinion that subjectivity is,in essence,a set of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together withthe abilities of human practical activities based on this set of psychological structure,and that the main object of fostering their subjectivity is to foster their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subjectivity.

      Key words subjectivity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im of education

      一

      讨论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人的主体性?”在已有的研究中,有人把主体性归结为三方面的特征: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①]。也有人认为“社会性”是主体性“不可或缺”的特征,把主体性的内涵在三者之上又加上“社会性”[②]。也有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展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他们把主体性分解为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指标,并且在这三个指标之下,又进一步分出数目不同的次级指标[③]。

      可以说教育中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在当前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但这里却想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人的主体性,实质上是人的一种心理或精神结构,以及建立在这种心理或精神结构之上的实践活动能力。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等只是主体性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所以,如果深入研究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就必须触及主体性的心理结构。关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也不仅仅是通过一些教育方法和手段来训练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这样做有点舍本逐末。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是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心理结构。

      第二,与此相关,当前关于学生主体性及其培养的研究只是把“主体性”作为学生的一种很重要的、很值得花力气培养的心理特征。而我认为,“主体性”是标志人的本质的概念。它是个人的生存方式。所以,“主体性”也作为我们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概念。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

      第三,从根本上说,主体性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它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类特征。而这几乎在目前所有关于主体性与教育问题的研究中都没有得到明确。其实,一些研究对“主体性”概念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对主体性的社会历史意义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基本上是拿一个涵义不甚明确、又缺乏严格考究、只是在日常意义上理解的概念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所以,关于主体教育理论的研究虽然很及时、很迫切,甚至目标也很明确,但却很难深入。

      二

      那么,人的主体性的内涵有哪些呢?显然,它要包括个人的独特性、主动性、主观性。具有主体性的个人应该有他自己独特的目的、需要、情欲、性格,他从来都不是从某个铸造模具中生产出来的一个个毫无差别的产品。在社会活动中,他主动为自己确定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而积极自觉地调动起自己的生理、心理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但仅仅是这些吗?康德、黑格尔早就指出,纯粹的个体是动物,作为动物,人的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独特性、丰富性并不存在。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历史的财富和产物[④]。“个性”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社会概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⑤]主体性心理结构直接地是社会意识的产品。

      然而,社会意识却经常被解释为某些脱离个人,又支配个人、主宰个人的外在力量。例如黑格尔把人类社会发展解释为“绝对精神”的运动,在这里,个人被吞没在观念中了。我国封建道德家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理”,即是封建伦理道德,即是一种社会意识。如果人性对社会意识的依赖体现了个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统一的话,那么,社会理性的统一性、普遍性对个人独特性、主观性的压抑又体现了两者的深刻对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