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跨世纪战略目标——复兴“伟大的中国文明”!《决议》指出:“这个复兴,不但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多年来,在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这个目标正在走向实现。尤以沿海发达地区成绩巨大,不但创造出了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正在创造出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苏南地区便是其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而闻名全国的先进地区之一。认真研究这些地区成功的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苏南教育与吴文化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及发展前景略作论述,从教育文化学的视角来探讨这一地区高速、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规律。 一、历史上的吴文化与苏南教育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文化的传递和发展依赖于教育;文明是人类文化积极成果的结晶,教育是人类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文明永无止境的进步是与越来越多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和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分不开的。这样,人的发展就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考察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标尺。 苏南地区古称吴,是我国灿烂吴文化和江南文明的发祥地。据对吴县三山旧石器原始文化遗址的发掘、考察,证明在一万多年前太湖流域就已经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对吴江梅堰、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原始文化遗址的发掘、考察,这里的原始文化有着清楚的自身发展序列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从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发现,当时太湖流域的某些文化,如玉器、漆器、纺织、丝织、水稻种植、木结构建筑等,均超过了中原地区。从苏州最新出土的陶罐上还发现了良渚文字。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太湖流域原始文化深入考察后提出了如下结论:中国文明的曙光升起于5000多年前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这比过去认为的中国文明史起源于4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整整提前了1000年。[1]另据最新报道,经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科学家对常州市溧阳上黄镇一带挖掘出的被称之为高级灵长类祖先的“中华曙猿”等化石十余年的联合考察和严密论证,得出结论:“中华曙猿”是人类的共同祖先,上黄地区是人类的“摇篮”。因为这一地区高级灵长类的生长年代要比北非的早800到1000万年。[2]正是这片丰厚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源远流长、独具异彩的吴文化。 目前理论界大多认为,吴文化的时间跨度,上自勾吴文化及其前承的良渚、崧泽、马家浜文化,下迄现当代,绵延数千年。吴文化的地域范围大体是以太湖为中心的被称为“金三角”的吴方言地区,而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中心的苏南地区则是吴文化的发祥地。[3] 从区域类型上分,吴文化属于海洋文化类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造成人类谋取生活资料及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差异,形成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两大类型。苏南位于长江下游,东濒大海,北枕长江,南环太湖,属于海洋文化圈内,但又处于两大文化圈的结合部,使吴文化既具有大陆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具有水文化的流畅性及长江文化的跳跃性,还具有海洋文化的开放性。这是吴文化既明显区别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又明显区别于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和湘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发展层次上看,吴文化属于物质和精神并重、通俗与高雅兼容的文化类型。人类的生存、延续和发展,首先要解决温饱生存问题,其次是物质享受,再次才是精神享受。苏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地表资源丰富,又自古重视农业,生产力发展较快,水利、蚕桑、陶瓷、冶炼、建筑、医学、工艺等,都有很高的成就。由于用部分劳动时间(或劳动力)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也就产生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丰足的物质基础孕育了优厚的物质文化,例如,以“饭稻羹鱼”为主的饮食文化,以私家园林为典型的融自然与艺术加工为一体的居住文化,以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为特征的船桥文化等,都具有独特而持久的魅力。吴地士民还以其固有的勤巧和才智创造了以温润、细腻、精巧为特色的堪称吴文化精华的书画、戏曲、文学、工艺等高雅文化。以某些通俗作家作品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具有较强的民主性;丰富多采的乡村文化,如吴歌等,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吴文化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较高的造诣和成就。 与其他地域关系而言,吴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公元前11世纪,秦伯、仲雍奔吴,使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联系得到加强。春秋时吴人言偃(子游),北学于孔氏之门,使孔子之道渐于吴,被尊称为“南方夫子”。至东晋永嘉之后,北方战乱频仍,烽火不断,人口大规模南迁,使江南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由于吴文化很早就吸纳了中原文化的渗透,因此具有较快地接纳、融汇外来文化的特点。在早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吴文化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如七下西洋的郑和、东渡扶桑的鉴真就分别启碇出发于太仓浏河和张家港,使苏南地区成为对外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口岸。在以后的中西文化的撞击、交融、接纳过程中,吴文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顾炎武、冯桂芳、庄存以及王韬、薛福成、马建忠、徐寿等人,都曾大力传播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成为吴地近代机器工业和资产阶级形成的触媒和先导,使苏南地区成为接纳、吸收海外文化的前哨阵地。上海,本属吴文化区域范围,由于五方杂处,对外开埠较早,善于吸收其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营养,逐渐形成了既植根于吴文化又有别于传统吴文化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文化的开放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