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反映我国民族悠久的、丰富的优良传统。因此,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首先必须立足本国。本文就这一方面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笔者尚不成熟的思考,以就教于大家。 一、“三个面向”是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自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表之后,它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建立,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要面向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我们教育理论界每一位成员在头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观念,努力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开拓性的研究,使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能够更好地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指导21世纪的教育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党的十二大上,我们党和政府首次将教育摆在了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三大又强调:“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的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同时还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则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既然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此重要,那么教育应如何发挥其“服务”作用呢?我们应如何理解“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科学内涵呢?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需要哪些条件、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其服务的质量水平?应该如何看待人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在人的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距21世纪不到5年这一短暂的时间内去研究、去解决。教育理论研究应该走在前面,对有关问题从理论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要面向世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须成为学习、吸收和传播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和手段。为此,重视教育并通过教育培养、训练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以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专家,便列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范围之中并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发展趋势,也要求我们认真地学习、分析、研究并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改革的新成果,大量占有属于人类共有的优秀文化成果,以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早日建成,使我国21世纪教育理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一方面,目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也日趋激烈,它不仅指经济方面,而且包括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国际局势仍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最近中美关系的复杂化、台湾一小撮台独分子的猖獗活动再次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决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更广阔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如一地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要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等,把我们的年轻一代培养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项艰巨的任务中,教育理论要研究如何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学校中德育的落实问题,研究新情况下传统德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问题,等等。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中国特色”性质能否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科学解决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正确执行。 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要面向未来,是一个发展方向问题,也是教育发展的归宿。因为“教育的使命正是为了准备未来”,青少年一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实力。在进入21世纪的前夕,许多国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都着眼于迎接21世纪的到来,要求教育为了21世纪而培养人才。美国从1985年开始历经4年而制定的《2061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要面向未来,也就是要从理论角度研究我国21世纪人才标准问题,以及如何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大批劳动力和各方面的专家人才问题。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完满的解决,我国就难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更不用奢谈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了。 二、中国目前的国情是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基本立足点 建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关于中国目前的国情,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可以概括为:第一,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所以教育也相应地表现为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例如,在城市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农村地区,初中教育已达到比较高的普及率,而在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还需要努力普及3~4年的小学教育。第二,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都较差,因而劳动效益比较低。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一些人教育意识不强,“向钱看”的思想比较严重,加上我国教育经费短缺等原因,使得我国每年都有一部分应该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他们有些是中途辍学,有些根本就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这就造成我国旧的文盲尚未消除,新的文盲又不断产生。这些流失生大部分从事生产领域、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体力劳动,可能的劳动力在没有接受教育或者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情况下便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一方面造成劳动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其素质比较低,因而带来的劳动效益也是比较低的。人口多,文盲多,素质低,效益低,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进程的主要障碍。第三,从总体上看,我国仍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要人口构成的国家,在十二亿多的人口中,有大约9亿左右的人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中国的农村由于受两千多年封建传统和落后生产方式的影响,经济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这也妨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水平的提高,致使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教育。在我国现有的文盲半文盲中,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农村。在各行各业中,农业劳动者中三分之一是文盲,数量最多。第四,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我国教育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太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