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态的变化不仅表现为艺术内部各要素的改变以及艺术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受制和取决于技术条件的改变。从这一点而言,在任何时代中产生的艺术,均可看作为与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相关联的技术条件的衍生物。艺术生态的变化,揭示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观念更新和艺术形态变化的过程。艺术生态变化受到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社会思潮、文化风俗、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虽然艺术生态并不是技术生态的简单衍伸,但技术进步却实实在在地对艺术产生着客观的影响。通过分析技术在艺术生态变化中的角色和作用可以发现,艺术作品创作从物质表现形态发展到当下作品以虚拟形态表现和存在,这一艺术(品)生态变化过程与当代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和去物质化趋向基本一致。艺术空间的广延和拓展,艺术作品的世俗化和艺术创作的大众化趋向,以及艺术作品的虚拟化(非物质化)趋势,均体现了技术对于艺术生态变化的基础作用与直接影响。本文基于对上述三个方面开展的分析讨论,着力梳理技术进步背景下艺术生态变化与创作形式表现的演进过程,并分析有关影响这一过程的各方面因素。 一、技术进步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在艺术发展进程中,艺术空间是在自始至终不断拓展的。总体来看,艺术观念、制作技术(技巧)、工具选择及审美取向等因素,决定了艺术表现的空间范畴。从传统到当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艺术的表现空间已经得到了空前的拓展,艺术创作表现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本地域范围内材料的运用以及审美文化观念的满足,而是走向了多元化,艺术创作的多元首先表现为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艺术的维度已经从三维立体空间走向了多维虚拟空间。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已经进一步延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在三维之外,艺术欣赏者可以沿时间轴线进入一个新的未知的虚拟世界。所以,当代艺术空间的广延化趋向,成为艺术学理论研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当代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走向大众化的趋势影响之下,“人人都是艺术家”已经成为每一位社会大众都能够普遍参与艺术创作的典型表现方式。文化产业促使传统经典艺术作品进入批量化生产状态,同时,文化民生指向也造成了艺术生产和文化观念中出现的泛漫化甚至平庸化趋向。在“人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利用个人的手机软件编创艺术作品的时代,很多非艺术领域也纷纷冠以“艺术”的名义,除了理念先行、披着艺术外衣的“行为艺术”,甚至还出现了“军事艺术”“执法艺术”等非艺术范畴内的笼统称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现代艺术实践的边界大大拓展,艺术品的概念范围也越来越大,很多事物皆被冠以“艺术”的名义,似乎一切物质材料都可以成为艺术构成的手段——甚至根本无须加工、变形和创构,其本身就可以是艺术品。然而,海德格尔却提出了异见:“艺术还有另一种东西超于和高于物性。艺术品中这一东西构成了艺术品的本性。艺术品肯定是一种制作物,但是它所表达的东西超过了自身所是。”[1]39艺术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客观的艺术作品,更是因为艺术理念的熠熠生辉。艺术的理念不仅超越了艺术作品本身,也超越了随时代发展亦步亦趋、稳步前行的技术,技术随时代发展逐步更新,而艺术精神永恒。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在其名著《古代艺术史》中曾明确指出:“希腊人在艺术中所取得优越性的原因和基础,应部分地归结为气候的影响,部分地归结为国家的体制和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而希腊人对艺术家的尊重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传播和使用艺术品,也同样是重要的原因。”[2]133他肯定了技术的影响。显然,对于气候的适应和社会生活节奏的自然应对,以及有关国家的体制、运行管理的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技术制度层面的问题。这些技术制度变化,促进了希腊艺术的繁荣发展,并且成为希腊艺术远远超越同时代其他地域和社会的艺术形态发展的原因和基础,并在客观上促使希腊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史上永恒经典,还有希腊社会对于技术的尊重,因为当时的艺术家同时还是科学家、医生、设计师和技术工人。整个希腊社会对于艺术品的广泛使用和对传播的重视,也是希腊艺术走向世界巅峰的必要技术条件。可以这样认为,适应客观社会运行的技术制度促进了希腊艺术的兴盛,声名远播的艺术品带来了日益繁盛的艺术商品贸易,优秀艺术品的跨区域流通也引起了全社会对艺术与技术之间交流与传播的重视,同时艺术品交换与传播的繁盛又反过来推动和促进了经典艺术的创作生产。社会生产技术的繁荣发展以及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创新,都大大拓展了艺术品创作、交流、辐射和影响的原有空间。 此外,当代艺术已经从传统艺术作品严谨的经典创作方式,进一步演变拓展为采用概念化、观念化的装置构成来表达和阐释一种艺术理念。这一发展趋向,明显受到技术进步和传播的影响。达达主义代表人物杜尚的作品《泉》即一个倒置的小便池;奥尔顿伯格把一张真的床搬进了艺术博物馆;克利斯托的《包裹海岸》在澳大利亚的海岸用100万平方英尺的塑料布和35英里长的绳子把一片海岸包了起来;约翰·凯奇“创作”的钢琴曲《四分三十三秒(4-33)》即音乐演奏者出场、翻开乐谱、把手放在琴键上,静坐四分三十三秒而不置一音……事实上,西方现代艺术创作中采用现成物品去代替艺术创作作品的哲学思想来源应为“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没有什么完全纯粹的独创的文本,一切艺术文本都是在与其他艺术文本的比较中而发生意义的,一切时空中的文本相互之间都存在着联系。”[3]209杜尚的《蒙娜丽莎》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底板”相比较,方才凸显出其创新的意义,其创作的实物性艺术品也是以整个西方传统艺术中的经典作品为参照体系而建构的。布洛克在《现代艺术哲学》中有如此回应:“堪称为艺术品的事物必须是人制造出来的,或者至少也应该是某个人精心保存或使用的。这就是说,它的构造方式必须是或看上去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刻意而为。”[4]243也就是说,即使是看似简单借用的艺术作品,也是需要独具匠心的。这里的匠心是以独特的艺术创意理念为支撑的。看似简单的现代艺术或是行为艺术创作,其中都运用了独特的创意,秉承和弘扬了创作者自己的思想理念,而且通常情况下,这一思想理念是当下社会思潮中的焦点,也大致是在当时这一特定时期中可以引起共鸣、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的艺术事件。 再如,当前现代建筑艺术与景观相耦合的技术建构策略,也即该建筑形态是基于拓扑网格法在广阔无际的自然景观空间中进行同构,同时基于此对自然世界内部组织肌理(如结构、肌理和地形等要素)的剖析,就是因为在景观(自然景观、甚至人化的自然景观)中往往呈现出动态的自组织网格系统,基于这一原理,网格控制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操作的策略。亚历克斯—沃尔即认为:“当代景观是由流动的网络,无等级的模糊空间,根系状的扩展传播,精心设计的活动表面、相互连接的网络、作为基质和催化剂的大地、不可预见的活动和其他多种情况构成。”[5]詹姆斯·科纳则认为:“网格在历史中被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场地规划设计操作方法,通过将这一框架延伸至广大表面,从而达到随时间而变的弹性、可塑的开发过程。”[6]在建筑设计表现中,网格的运用既普遍又广泛,运用网格系统设计方法可以按比例放大处理设计效果图,其适用范围从单个雕塑造型表达到整个场地空间的系统设计,都可以运用网格系统解决设计表现中的具体问题。网格系统等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基础,艺术形式为表现方式,建筑设计作品之美的宏观表现体现为自然山川之美与人工设计制作之美的自然结合,不论是在山川还是平原,也不论是在美洲的广阔沙漠还是西伯利亚的冻土冰川,在技术的基础之上,艺术自身发展、艺术表现的空间实现了在地理条件上跨越不同地域特征的广延,以及在新的场域和机会上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