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的研究者多是从中国辗转到欧美等地生活、求学或任教的华人。早在18世纪初,黄嘉略向法国人传播中国文学,成为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起点。到了19世纪末,陈季同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真正推动了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的发展。其后,辜鸿铭、陈铨、林语堂、陈世骧、王际真、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刘若愚、程抱一、徐复观和叶维廉等人继续以“跨语际批评家”的身份对中国文学展开了译介和研究①,产生了大量著述。海外华人学者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描述其学术历程,进而为当前的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一 历史分期与地域分布 百年海外华人诗学的发展脉络,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时期为18世纪初至20世纪头十年。此期海外华人主要聚集于东南亚和欧洲,以儒家经典翻译、明清小说研究和戏剧研究为主题。文学翻译方面,18世纪初黄嘉略翻译了《玉娇梨》前三回。其后,陈季同选译了《聊斋志异》的26篇作品,结集为《中国故事》。辜鸿铭以民族主义热情充当“东方观念与西方观念的电镀匠”②,英译了《论语》《中庸》和《春秋大义》等儒家经典。此外,林庆镛和曾锦文等侨生用印尼文、马来文翻译了《三国演义》等中国小说。文学研究方面,黄嘉略撰写《两个中国文人的对话》和《孔子、文人及其情感》等文章,介绍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人及其情感世界。陈季同的《中国戏剧》论及中国戏曲的内容、风俗、舞台、结构和行当,认为中国戏剧有别于欧洲戏剧的附庸风雅,是大众化的平民艺术。其后,朱家健在《中国戏剧》中结合彩色插图说明了中国戏剧的起源、剧场、演员和道具等,并认为道德性、艺术性和音乐性是中国戏剧的三大特色。值得一提的是,陈季同和朱家健论述中国戏剧时以欧洲戏剧为参照,注重辨析二者在主题、艺术和表演方面的异同,是在中西比较文学领域的可贵尝试。可见,早期海外华人诗学主要以翻译为主业,以比较为策略,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第二时期为20世纪20—30年代。此一时期的海外华人诗学群体主要聚集于法国。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在法国设立了中国学院,鼓励中国学子研治中国诗学,以实现中国文化之海外传播。此期的华人诗学有以下四个主题:一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曾仲鸣和冯沅君分别通论中国诗、词的发展情况及其民族特色,徐仲年、罗大冈和陆怡则分别专论李白、白居易和温庭筠的生平与创作。李辰冬、郭麟阁、卢月化、吴益泰和贺师俊着力于解读《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小说,而陈绵、蒋恩凯、沈宝基以及王光祈则致力于整理戏曲著作和挖掘其音乐特色。此外,曾仲鸣、徐仲年、吴益泰和贺师俊还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二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敬隐渔出版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家作品选》,选译了鲁迅、茅盾和郁达夫等人的9篇小说。王澄如(Wang Chengru)写作了《鲁迅:其生平与著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通过广泛的文本阅读,指出“鲁迅是‘一个真正富有使命的革命者’”③。三是中外文学比较研究。方重、陈受颐、范存忠、陈铨和钱钟书等人尝试发现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四是林语堂的中国文学译介和诗学主张。林语堂不仅系统地翻译了儒道佛三家的经典文献,还在《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中以轻松的姿态陈述其对中国文学、文化的理解,蕴含着深刻的诗学主张,包括中国人文主义、生活审美化和性灵抒情等主题。概言之,此一时期在作品翻译、文学研究和诗学思想阐发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乃百年海外华人诗学的第一个高峰。 第三时期是20世纪40—50年代。随着国际汉学中心由欧洲向美国转移,此期的华人学者逐渐聚集于北美大陆。由于国际局势动荡,此时期的中国诗学研究无法与前一时期的辉煌相比,但仍有可圈可点之处。一是中国文论经典的翻译与研究。陈世骧英译《文赋》并阐发其诗学观念,肯定了《文赋》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发端。其《寻绎中国文学批评的起源》强调了“情”“志”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重大意义④,是其提出中国抒情传统命题之先期准备。其后,方志彤也英译了《文赋》,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高度评价译文之准确⑤。此外,方志彤还英译了《二十四诗品》,并考证出该书非司空图所作⑥。另外,施友忠翻译了《文心雕龙》,被认为是迄今首部最佳的英译全本。二是中国文学翻译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如王际真不仅翻译了《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还翻译了《阿Q及其他——鲁迅小说选》《现代中国小说选》和《中国战时小说》,为美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在此一时期,华人学者们切实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据《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陈沈爱丽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总体研究,陈夏露韵和许芥昱则分别对鲁迅和闻一多作了个案剖析⑦。此一时期的海外华人诗学研究显示出过渡性质,如陈世骧的《文赋》翻译和研究是其中国抒情传统之预演,许芥昱等人的现代文学初探是美国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先声。此期著述虽然不多,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四时期是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此一时期的华人诗学群体主要聚集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欧洲的非英语国家亦有一些华人学者分布。此外,东南亚地区也聚集了不少华人学者。这一时期的成果是百年海外华人诗学的第二个高峰,它所引发的“学术地震”深远持久。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发扬与建构。如陈世骧、高友工、林顺夫、孙康宜、蔡英俊、吕政惠、萧驰和陈国球等人建构和发扬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刘若愚则综合“文学四要素”抽绎出中国文论体系的六大理论支柱,包括形上理论、决定理论、表现理论、技巧理论、审美理论和实用理论。此外,叶嘉莹对中国文学兴发传统的还原,余国藩、马幼垣和王靖宇对中国古典文学叙事传统的探求,均具有引领性意义。 二是对现代文学版图的拓展。夏志清从纯文学的角度抬举沈从文、张天翼、张爱玲和钱钟书等人的小说,认为其作品兼具审美价值和人道主义关怀,确立了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夏济安论述了20年代至50年代左翼作家的美学和文化政治。李欧梵探讨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现代性与传统资源之间的关系。王德威接续了陈世骧、高友工等人所建构的中国抒情传统,将其下延至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