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会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首先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艺术学的学者是斯达尔夫人,法国艺术家丹纳沿着斯达尔夫人研究思路提出艺术社会学研究的三要素理论,随着众多学者加入到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行列,艺术社会学学科定位逐渐清晰。梅拉赫指出:“艺术社会学是研究艺术发展对历史条件、艺术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变化的依赖性”[1]11。耶祖伊托夫指出:“艺术社会学不仅要揭示艺术创作发展的特殊的受历史制约的规律性,而且要揭示艺术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要考虑到艺术发展明显受社会发展制约,而且要考虑到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一面”[2]43。诺沃热洛娃认为:“艺术社会学不仅要考察艺术学家说什么和为什么这么说,而且要站在社会学角度分析艺术语言这门社会交流的工具”[3]47。韦茨曼认为:“艺术社会学旨在阐明艺术与不同欣赏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4]95。科涅夫认为:“艺术社会学同时分析与产生艺术作品有影响的社会学结构、艺术思想和审美思想不同于其他一系列社会思想的特点[5]。素桩尔认为艺术社会学是艺术文化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规律和职能[6],别罗夫指出:“艺术社会学不涉及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感受”[7]。综上,艺术社会学既是一门艺术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美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研究的是社会与艺术活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艺术在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艺术社会学发展历史,接着归纳了艺术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最后揭示出艺术社会学在当前的发展态势。 一、艺术社会学发展历史 艺术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法国文学理论家斯达尔夫人,她最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艺术活动与艺术现象。1847年,米盖尔思首次提出艺术社会学的概念,19世纪中期,法国艺术家丹纳创造性地将社会学相关理论用于艺术学研究,成为艺术社会学理论奠基人。随后,法国艺术家居约、丹麦艺术家勃兰兑斯、德国艺术家格罗塞等均为艺术社会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整体上看,可以将艺术社会学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互动阶段、融合阶段。 萌芽阶段(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艺术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许多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就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艺术的社会功能进行过粗略的探讨。如苏格拉底将美视为合乎社会目的的美,认为美的东西就能产生社会价值;启蒙思想家卢梭对奢华艺术进行了专门批判,认为奢华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社会风气。19世纪初,法国文学理论家斯达尔夫人最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艺术活动与艺术现象,成为艺术社会学的创始人。之后法国艺术家丹纳沿着斯达尔夫人的研究道路,创造性地将社会学理论用于艺术学研究,并提出艺术的产生于发展受制于种族、环境、时代的三要素著名理论,为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学家对艺术与社会的关注,他们开始利用社会学的眼光来看待艺术问题,社会学也因艺术学家的广泛关注显得更有生机活力。但是,萌芽期的艺术社会学还没有脱离人类学、艺术学、哲学的研究范围,没有也不可能对艺术同社会的复杂关系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8]89。 互动阶段(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期,艺术社会学逐渐从美学、哲学等学科体系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艺术社会学家不单纯从社会学或者哲学角度考察艺术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也不再单纯追求社会学理论或艺术学理论,而是试图通过理清社会与艺术的关系,在社会学与艺术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例如,普列汉诺夫试图利用社会学理论分析文艺兴衰的社会根源,并进一步探讨艺术趣味对文艺发展的影响[9];佛里契在《艺术社会学》著作中全面论述了艺术发展的社会机制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融合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艺术社会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不再是“艺术与社会”,也不是“艺术在社会中,社会中有艺术”,而是“艺术就是社会,社会就是艺术”,艺术与社会融为一个整体[10]30。艺术的创作过程是充分考虑社会因素的创作,社会理论、方法也融合到艺术研究中。统计、计量、调查、访谈、观察等社会学流行研究方法引入到艺术社会学研究,形成调查艺术社会学,调查型艺术社会学不仅进一步拉近了艺术社会学与真实社会之间的距离,而且使得艺术社会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步调愈加吻合。 二、艺术社会学理论基础 艺术社会学起源于欧洲,并迅速拓展到美国、俄国和日本,其中俄日艺术学家为推动艺术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按地域划分,艺术社会学理论可以分为欧美艺术社会学理论、苏俄艺术社会学理论和中日艺术社会学理论。 欧美艺术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丹纳,艺术社会学理论奠基人。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主要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11]18,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同样也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大因素。在这三因素中,种族是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内部动力,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种族因素决定着艺术社会学的风格和面貌;环境是外部压力,是艺术繁荣与昌盛的重要决定力量,环境因素决定着艺术发展的多样性;时代是后天动力,是艺术调整和改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时代因素决定着艺术的社会适应性。只有上述三种力量通力合作,共同促进,才能推动艺术的全面发展。 俄苏艺术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和弗里契。普列汉诺夫强调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其社会特征和社会价值,并形成了艺术的社会本质论和艺术的社会价值论。弗里契主要是界定清了艺术社会学的定义、研究方向和学科定位,并形成了艺术社会功能理论、艺术生产法则理论、艺术兴盛衰退理论等,对艺术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较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