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7)01—0084—05 2016年10月22~23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二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讨论“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171篇。 10月22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谭好哲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曾繁仁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赵宪章教授相继致辞。与会代表就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困境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对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未来及出路开出了有效的“药方”。会议期间,学者分为四组,围绕百年中国文艺理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百年中国文艺理论与西方文论、百年中国文艺理论与中国新文艺的发展、中国文艺理论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回顾历史语境下的中国文艺理论 回顾历史语境下的中国文艺理论,涉及中国文艺理论建构对古代传统理论资源的继承与延伸,也包含接纳西方理论资源时的本土立场和表述方式,还关乎对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新时期”文艺的勾勒与定位,更揭示了当代文艺理论、当代美学逐渐丧失其社会实践性的紧迫状态。这是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中心话题。 (一)中国文艺理论的本土立场 曾繁仁教授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结合现实回顾我国文艺理论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呈现、有分析地继承,应该成为当代学人出发的前提。通过对1981年在庐山召开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一届年会及其后在昆明召开的规划会两次会议的回顾,曾繁仁教授进一步强调了有预见性地做好文献资料的处理工作、呈现各历史时期复杂多样的学术生态面貌的重要性。他以《中国美育思想通史》的撰写为切入点,回顾了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艺理论资源的现代转化问题,揭示了促进中国五千年美育发展的儒释道互补、阴阳相生、中外对话融通、审美与艺术统一等关键性因素的内涵与意蕴。 赵宪章教授在致辞时以“中西”关系为中心,阐述了进入文学理论的“姿势”问题。他认为从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言开始,百余年来关于“中西”关系的争论连绵不绝,其中出现了许多新提法,如“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会通”、“中西合璧”、“失语症”等等。王国维对“中西”关系的透彻理解并不在他的表述中,而是体现在他的具体作为本身,体现在他对中国戏曲、小说、词话等方面的研究中。通过对历史语境的回顾,赵宪章教授提出,当今学术研究中关于“中西”关系并不缺少层层翻新的说法,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做法。研究西学的前提,是踏实中国立场、质疑中国问题、使用中国表述方式。中国立场、中国问题、中国表述方式只能存放在中国的文献中。高楠教授也谈及文艺理论不能自断传统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百年文学理论两次断裂的理论思考,他认为两次断裂的理论启示在于传统的断根性否定是族体与国体的理论断根式否定,由此造成的理论自体性断裂又是西论得以律中的理论原因。曾军教授回顾了20世纪西方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三种范式:作为“异国情调”的中国问题,成为“东方主义”的中国问题,谋求“多元共生”的中国问题。其中,多元共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日渐明晰的学术立场和态度。他认为,当代中国文论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给西方学者以异国情调猎奇感的古代美学和思想,也不能停留在对西方文论曲解和误读中国问题的东方主义的批判上,更重要的是在多元共生的文化理想中,在交往对话和思想碰撞中建构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新形态。 (二)当代文艺创作成就与理论实践的定位 鲁枢元教授对“新时期文学”进行了回顾,并提出“新时期文学已经成为历史”的论断。他将“新时期文学”的内涵归纳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向世界开放、正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各种体裁的文学艺术对当下的政治经济生活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等五个方面。他认为进入1990年代以后“新时期文学”作为一个思潮已经开始消退,而进入21世纪后“新时期文学”的几点内涵逐渐淡化、转移、消失。尽管作为一笔历史遗产,仍有必要被探讨下去,但就其本质来讲,“新时期文学”已成为历史。朱国华教授亦认为,“新时期”已不足以命名当下的文学存在,这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 张政文教授在大会发言中谈到,20世纪末以来,文艺理论、美学以一种非文艺理论、非美学的方式对我们共同的审美经验、文艺实践进行扫荡。其结果是当代文艺理论及美学疏离了中国审美立场,对我们活生生的文艺生活失聪、哑语。美学已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具普遍性、最富时代性、最有能指性的思想理论交往的公共话语,矮化为少数专家学者的“理论”独自。①而究其原因,张政文教授指出,一方面,近些年文艺理论、美学撤离了火热的文艺现实生活,对大量鲜活的内容视而不见。比如网络文学至今也没有一套用简洁的话语方式表达的、能够说服自己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我们对中国本土的文艺理论传统和美学传统自断血脉,同时对西方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而西方美学话语没有中国化、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没有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当代中国主流文艺理论没有当下化。② 会议中同样关注到文艺理论实践性问题的还有陈晓明教授。当代文学在1990年代之后转向了传统乡土文学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现了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阎连科等一大批知名作家。这也引起了此次参会专家的重视。陈晓明教授在大会发言中回顾了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在地性”的理论意义。他把握住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两个重要特征:民间乡土的以及现代主义的,进而强调了能否发掘出汉语文学的价值对当今的文学理论提出的挑战。他认为我们的理论是观念史的理论,文学理论已失去了实践的品格,中国的文学理论也许还未真正开始。而回到汉语文学、回到文学本身的阅读,一定能找到新的展开的可能性。 二、建构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可行路径 (一)理论转场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正面临着实践性逐渐弱化的危机,因而“理论转场”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共鸣。张政文教授指出,文艺理论要重新回到生活中去、回到文学经验中去,就需要将其他场域的理论真正转化为我们当代可用的美学及文艺理论,也就是“理论转场”。构建当代中国美学及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最重要的路径就是自觉地对古今中外的场外理论进行理论转场,并在理论转场过程中使之本土化、当下化,使之成为面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置身当代中国审美生活、言说与表达当代中国审美共同经验和文艺实践活动,并具有广泛话语影响力与巨大社会参与度的当代美学及文艺理论话语体系。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