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论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 者:
阎嘉 

作者简介:
阎嘉,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内容提要:

06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的理据

       “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重要文献翻译和研究”由笔者作为课题组首席专家率先提出并向国家社科规划办推荐,经专家论证被列入2015年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随后经过评审专家认真评审,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从理论背景看,人文学科研究领域内的空间问题是当代西方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其意涵丰富,牵涉广泛,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实践价值。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与空间问题相关。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曾经以“空间的生产”定位社会形态的演进,专注于阐明社会空间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戴维·哈维继承了列斐伏尔的观点,将空间理论纳入“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以社会空间的表征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提出了“时空压缩”的创新理论。哈维为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打造了一个完整的、历史性的理论体系,使其具体内涵与外延能够由传统的形而上学转换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在这个方面,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卡斯特尔的“网络空间”理论在关注集体意识发展的同时,明确指向了社会实践的意涵。在这样的背景中,城市研究成了空间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哈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索亚的《追寻空间正义》为其代表,多罗雷斯·海登《场所的力量》提供了对特殊社会空间的历史演化和审美意涵的分析。可见,空间问题是当下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领域。应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重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之社会活力的要求,以哈维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高举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空间问题为理论突破口和脉络,重新坚持“政治—经济批判”的立场,关注资本主义社会在后现代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因此,经过一批理论家们的共同努力,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空间理论体系逐步成型。

       其次,国内理论界虽然对空间问题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但焦点较少汇聚在新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和理论框架之中,较少把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艺理论和空间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较少具体考察文学和艺术中的空间表现问题,较少深入发掘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文艺理论创新的重要价值。因此,努力把握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能为国内文艺理论界的理论建设和创新提供有益的资源,而且也能在实践层面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带来方法论上的启示,使我们能够以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文学艺术中的空间体验和空间表达问题。为此,课题组希望借助“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重要文献翻译和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结合中国文艺理论界的研究现状,努力整合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资源,开拓空间问题与文论研究相结合的新维度,通过重要文献的译介和研究,推动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空间理论的创造性转化,推动我们自己的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课题组的最终成果将会以专著、重要理论家著作的译本和重要文献读本的形式呈现出来。在确保文献资料翔实、论证充分的前提下,以“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和“时空压缩”理论为核心,力求完整地把握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的主要脉络和精神内核,联系实际,突出问题意识,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

       再次,课题组在提出本研究课题的同时,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邀请和汇聚了国内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具备较强学术实力,在西方文献翻译和文学、文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就的一批学者,共同组成具有较强学术实力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西方美学和文化现代性研究方面颇具知名度的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周宪教授,翻译戴维·哈维著作、研究其思想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南京大学胡大平教授等。团队子课题负责人和成员大多具有高级职称,组成了年龄段包括50后、60后、70后和80后的学术梯队。他们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文论和文化理论,外语水平和能力较强,近年来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与本课题有密切关系或者接近。就此而言,课题组成员形成了本课题研究的较佳阵容。

       二、注重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和内涵的研究

       在《戴维·哈维“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与内涵》《戴维·哈维的地理学与空间想象的维度》《戴维·哈维:从地理学家到新马克思主义旗手》等论文中,我们概括、梳理和论述了戴维·哈维创新性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和内涵。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是:哈维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后现代时代,通过对《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和吸纳,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西方后现代时代的发展和创新,创造性地将地理学和时间与空间问题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传统中,明确提出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既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传统和思想内核,又将这一原理同后现代资本主义和资本在全球地理空间中急剧扩张的现实结合起来,指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没有改变,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没有改变,资本在地理上的急剧扩张带来了新的发展不平衡以及权利的不平等。因此,必须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我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率先具体概括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它包括:第一,历史想象与地理学想象的融合。通过地理学想象与历史想象的有机融合,去发掘地理空间背后深广历史变迁之中物质性生产和创造活动的特性与力量,这些活动具体体现为生产方式、技术、社会形态、交通和传播方式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演变。第二,地方性与全球地理空间的辩证法。通过研究资本在地理上的扩张和运动,进而将这一关节点同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关系问题联结起来。资本增值最主要的方式是扩大生产和市场,这意味着要不断拓展地理上的空间,把过去分散的各个地方联结成一个庞大的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以至任何一个地方的变动都会引起整体的连锁反应。因此,资本主义的全部秘密就在于资本的特性及其不断的运动。第三,对物质世界体验的理论升华。注重和强调对物质性的感受与体验在理论建构中的重要性,反对固守在书斋和资料堆里进行抽象的思辨。对物质世界的“物质性”的体验,是指通过自身的感知和行动,对真实生活中的生存条件、状况、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切身体验,在体验中不仅思考自身与物质世界接触时的内心感触,同时也去体察人与物的交流中所凝聚着的各种社会性的内涵。第四,坚持阶级立场、政治—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的锋芒。在理论研究中坚持阶级立场,坚持进行阶级分析,保持政治—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的锋芒,是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鲜明特点。在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中,如何确保底层劳动阶级权益的问题,始终都是其焦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没有结束,而是应当继续进行下去。这是新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差异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