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

作者简介:
熊才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体现了“信息—知识—智慧”的转移逻辑。在起点公平阶段,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和异地同步互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过程公平阶段,通过智能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促进海量信息的精准获取,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在结果公平阶段,通过知识协作建构迁移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习者获得自适应发展和客观科学的评价。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三个不同阶段构成了内在融贯的统一体,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认知建构的“信息—知识—智慧”内化流程。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字号:

       教育公平贯穿着机会均等的理念,瑞典教育家胡森将教育机会均等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阶段。[1]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体现了“信息—知识—智慧”的转移逻辑。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实则是把客观的数据资源和内容,转变为渗透着人类思维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从“学习即个体获得”的信息获得隐喻,到“学习即情境参与”的知识情境隐喻,再到“学习即知识创造”的智慧创生隐喻的嬗变。[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观照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实践,是生态化推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一、起点阶段:信息技术保证数据可访问的接入性教育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旨在消除由地域、家庭、经济、性别、文化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确保每个个体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东西部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教育失衡现象,教育起点存在差异成为社会常态。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起点公平所关注的不是起点是否存在差异,而是如何对待起点差异的问题。[3]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解决起点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信息技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切入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改善教育起点公平问题,符合我国现状,也是信息化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教育起点公平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教育起点公平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传统资源配置模式造成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而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能够克服传统资源配置模式的弊端,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教育信息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区域优势差异引发了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教育信息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是重要原因。传统的“校校建库”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使得薄弱学校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传统的教师轮岗、支教和挂职等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优质教师稀缺的问题,城乡师资水平差异仍然显著。以上两个因素构成了教育起点公平实现的主要障碍,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消除这一障碍开辟了新的思路。对于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资源已成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开发和使用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可以充分利用其非独占、可复制特性实现共建共享;对于教师资源,网络技术和媒体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教师远程同步授课,配合恰当的教学设计,教师资源也能够实现两地甚至多地共享,扩大优质师资的辐射面。因此,在教育起点公平阶段,应摈弃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创新优化配置策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信息时代的教育起点公平问题。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途径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关键在于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教师资源的城乡一体化配置。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打破原有的地域和校际壁垒,变革经费投入方式和资源开发模式,激励资源的共享使用和质量改进;教师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支教和教研模式,通过网络将优质师资向薄弱学校辐射并开展教研活动。在该阶段,信息技术保证了数据可访问的接入性教育公平。

       1.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

       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需要从源头上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和生产,保证人人享有优质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需要遵循区域协作、共建共享、优化管理的原则,关注服务和效益,构建健康和谐的资源生态,以较低的配置成本取得较高的配置效益。应充分发挥政府资金保障和监督管理优势、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效率优势以及学校知识储备和使用反馈优势,实现互补多赢,确保教育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和使用率。教育信息资源建设需融合公共服务外包理念,依据“应用驱动、政府主导、企业开发、主动服务”的建设思路,设计和采用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交换共享”的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在区域内,打破校际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一体化配置。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向资源开发企业购买资源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评价与结算;资源开发企业根据购买协议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并向区域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学校用户鼓励师生积极使用资源并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资源质量。在区域间,突破区域限制,构建统一资源交流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换共享,即双方根据资源互用情况进行结算。在此资源配置模式下,资源建设主体明确,责、权、利分明,并能形成区域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资源质量的提升。

       创新运行机制是新型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发挥作用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需要关注经费使用效益、提高主体积极性、提升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强整体规划,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共建共享策略,优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投资结构,分别发挥教师教学设计优势和企业技术研发优势,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提升教育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在管理层面,实行“动态调控资源开发经费与环境建设经费比例”的资金投入策略,提升资源建设经费配置效益。实行“用户积分反馈决定资源购买支付费率”的资源结算策略,激励企业提升资源建设质量。实行“教育信息资源应用情况决定学校获取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经费”的经费划拨策略,激励学校提升资源使用效率。[4]在评价层面,以用户的满意度和资源的使用率作为衡量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以用户评价作为改善资源质量的重要依据。[5]总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需以人为本、合理规划、重点突出、有效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