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生涯阶段认识的现实趋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傅淳华(1985- ),男,江苏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E-mail:403743796@qq.com。北京 100875;潘小春(1990- ),女,福建龙岩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德育原理,教师教育研究。香港 999077

原文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内容提要:

对教师生涯阶段问题的深入探讨,无论对于教师教育还是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此一研究领域不断发展,呈现出一些认识层面的趋向。总的来说,当前教师生涯阶段的认识呈现出由“时间周期”趋向“专业成熟”、由“一维线性”趋向“多维动态”、由“被动展开”趋向“个体能动”、由“职后导向”趋向“前后一体”的态势。深入理解这些趋向,对进一步深化人们关于教师生涯阶段问题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相关认识的不断发展,无疑还需未来的研究者们在方法论层面做更多的探索。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6)06-0001-08

       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教育领域整体其实都很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等,但我们往往却在根本上将教师视作为有待提升、改造的对象,如“划一”地为教师群体树立各种各样的师德榜样、教学榜样等,从而使得这些作为的实效性往往并不高,甚至会使教师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对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正是在此意义上,国内的学术界愈来愈关注教师生涯阶段问题。因为,惟有我们的相关努力符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本性规定,才能真正地促进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由此,我们将在整体反思教师生涯阶段认识的理论基础等前提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具体梳理与分析当前学术界关于教师生涯阶段问题认识的现实趋向。

       一、教师生涯阶段认识的理论基础与可能意义

       教师生涯阶段研究导源于专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所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在历经涵括职前、入职、在职乃至退休在内的整个专业生涯发展进程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其总体上以成人发展理论为基础理论,并吸取了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以及人类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

       (一)教师生涯阶段认识的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就当前学界关于教师生涯阶段的认识而言,其理论基础往往在于以下几方面,它们分别支持着相关学者不断深入发展自身的观点。

       第一,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发展全程观。一般而言,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发展全程中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而对于年龄特征的区分标准,学者间往往差异很大,如皮亚杰(Jean Piaget)以智力为区分标准[1],而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则以人的人格发展为区分标准[2]。早期的生涯阶段研究者金斯伯格(Eli Ginzberg)和莱文森(Daniel Levinson)便根据生命发展全程观,对不同年龄群体的专业生涯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相较于金斯伯格重点研究童年到青少年阶段的人的专业心理发展过程,莱文森更注重探讨成人生涯发展与年龄的关系问题,并据此将成人的生涯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转折期,而所有这些阶段都以特定年龄段为标识,且每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反思既有生活,以便在未来做出更多理性的生涯判断和决定。同时,每个时期的发展都由许多因素构成,包括生理、社会关系等各个层面的变化。[3]由此,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发展全程观,启示着很多的教育研究者不断关注教师生涯阶段与生理年龄之间的关系、教师生涯展开过程、教师生涯涵括时段等问题。

       第二,社会系统理论。在格策尔斯(Jacob Getzels)等人看来,社会系统是由两组在理念上彼此独立但在实际上却交互作用的层面所组成。其中一个层面是机构对其中各组成角色的期待,以达成团体的目标为原则。另一层面是个人与其人格需要的层面。机构与个人两层面互相影响而产生所谓的社会行为。就规范层面而言,其主要以社会学的观点为基础。其主张社会分工,每个机构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机构中的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角色扮演的不同主要由机构来决定,但在程度上却有弹性,如有的学校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而有的学校则不鼓励。而这种存在的弹性,则会使个体在团体中的效能发生不同的变化。就个人层面而言,则是以心理学的观点为基础。其认为即便是同一角色,同样的期望,但个人扮演方式不同,行为也不同。而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除了外力因素外,还有个体人格的差异。这种人格差异源于个体需要倾向的不同,而个体的需要倾向则一直处于动态状况。[4]由此,不难发现,包括教师生涯阶段展开在内的教师行为,既受制于社会所赋予的角色,也受制于个体的人格。而角色和人格在其中发挥影响的比重,无疑将对教师行为的结果产生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两大层面的交互影响,教师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动态而灵活的。而以之为思考的出发点,无疑可为教师生涯阶段研究提供诸多启示。

       第三,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自我实现理论。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中,人的需求被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只有较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期望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实现自己的所有品质和能力,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就是自我实现者。[5]显然,若是从这一立场出发,我们无疑将须更关注教师内在自我对其生涯阶段展开过程的影响等。正如哈蒂(John Hattie)所说的,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师的个体需求、能力相衔接,而不致陷入只重视某一方面的、“标准化”的困境。[6]事实上,在教师生涯阶段研究领域,确实有一些西方学者在应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来研究相关问题。[7]

       (二)教师生涯阶段认识的可能意义

       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教师生涯阶段研究不断走向系统、深入,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事实上,无论对于教师教育还是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人们对于教师生涯阶段认识的深入与丰富确实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