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京城市消费的等级与阶层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建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城市内部的多元性与异质性是现代城市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亦是城市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发展程度越高,内部差异越大,这种区别通过市政设施、建筑景观以及商业网点分布等多种因素表现出来。在民国北京传统城市形态转换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结构逐渐瓦解,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体现在城市消费领域,众多新消费空间的兴起以及与之匹配的消费行为不仅是城市阶层分化的外在表现,更参与了各阶层对自身社会等级与社会身份的构建与塑造。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6)06-0118-13

      民国北京市政建设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不同区域之间的城市景观呈现巨大的差异。同时,北京特殊的城市身份决定了居民构成的复杂性,在城市的不同区域,逐渐形成了与人口结构、区域环境等相匹配的商业模式。在近代北京城市化进程中(1912-1937),以庙市为代表的传统商品形式仍在很大范围内存在,新兴商场、百货公司的出现预示着城市消费革命的兴起,公园、电影院、跳舞场的出现提供了娱乐消费的新选择。不同阶层的消费能力、消费方式与审美趣味大相径庭,不同消费行为隐含着城市生活中的等级性与阶层性。

      一、市政建设与城市景观的区域差异

      清末民初是北京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初始阶段,基于经费投入以及城市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主要市政设施集中在内城和外城前门一带的繁华地段,对于其他区域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带则无力顾及,现代市政建设体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无法惠及更大规模的社会群体。

      道路改造是城市改造的基本前提,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东四、东西长安街、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户部大街等主要街道出现了北京第一批石渣路,原有土路和石板路被逐渐取代。巡警机构出现之后,各厅建立了清道队,负责维护道路卫生及整修。同时,在一些主要街道种植树木,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京都市政公所建立之后,将京师各路通盘筹划,“分别缓急,揆度财力,择要次第兴筑”,完成120余段。①新修公路中,沥青路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过,这些沥青路多在原有石渣路基础上翻修而成,所谓新公路基本仍集中在内城中心,外围地区并未有明显扩展。各个区域新式道路分布明显不均,以1930年底北平工务局的统计为例(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位居核心区域的内一区与内二区,无论是石渣路,还是沥青路,其长度与面积都远高于其他各区,两区沥青路的长度超过全市沥青路总长度的60%。在这些区域内,先前形容北京道路“天晴时象香炉,下雨之后是墨盒”的景象基本消失,“从菜市口出发,东往骡马市大街,由珠市口而到前门,北进宣武门去西单牌楼等处,早就没有了这种情形”。③而外三区竟然没有修筑过一里的新式公路,即使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形以及公路需要的“先后缓急”,这种对比仍然十分明显。

      对城市环境有重要影响的沟渠整修工程也同时展开,京都市政公所的取舍标准仍是“择其繁要各处”,东交民巷玉河、大明壕、北新华街等几处沟渠先后完成改造。④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后,地方政府对市政投入减少,北平的城市道路建设维持在较低水平。总体而言,民国北京道路建设主要集中在内城繁华地区,沥青路与石渣路长度有限,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路仍占据较大比例。1946年,北平已修道路687公里(东西郊新市区不在内),其中沥青路占32%,石碴路占22%,土路占42%。⑤

      道路建设塑造了都市的现代景观,赋予人们直接的感官印象,而且也成为北京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直接带动之下,东长安街一带迅速发展,民国初年已经成为最能体现北京都市繁华的代表性区域,“楼阁雄壮,街衢整洁”⑥,“若远立南端,遥望北瞻,则楼房林立,高耸霄汉,一路花草,云错其间。夜晚电灯熄明,照耀有如白昼,直有欧风美景。”⑦

      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街道,以东长安街、西长安街、东交民巷、西交民巷、东单大街、西单大街、正阳门大街、王府井大街等最为著名,“都是柏油大道,其宽度比上海的各马路至少要阔上一倍,街道两旁,植着森绿的行道树,人在街上走,仿佛在一个大公园里散步”。⑧同一时期,美学家朱光潜也对比了天安门大街与地安门大街:“北平的精华可以说全在天安门大街。它的宽大、整洁、辉煌,立刻就会使你觉到它象征一个古国古城的伟大雍容的气象”,而地安门大街则与此形成强烈反衬,“它偏僻、阴暗、湫隘、局促,没有一点可以叫一个初来的游人留恋。”⑨

      虽然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南部地区的市政建设也有一定发展,出现香厂新市区等比较成功的范例,但总体而言,与内城相比仍然落后很多。同是繁华商业街区,南城的前门、大栅栏地区与内城东单、王府井地区相比,无论是区域环境,还是商品层次、消费水平等,都不可同日而语。

      与道路建设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意义不同,电灯、电话、自来水等更能在细微处改善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不过,在民国北京城,这些市政基础设施多与社会中上层群体有关,普及程度有限。以电力照明为例,宫廷最早使用,后来逐渐扩展至私宅,供电范围主要集中在内城核心区域,外城以及城市边缘地区的使用非常有限。1930年电灯用户增至2.48万户,较1929年增加11%,但也仅占城市人口总户数的十分之一。⑩1920年前后,电力路灯已经开始用于北京城市道路照明,但范围也仅限于东西长安街、西四、东四、前门、崇文门等繁华商业地带,内城其他街巷仍多为煤油路灯,而外城大部分地区夜幕降临之时仍漆黑一片,导致内外城生活节奏不同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