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群体。(注:关于村落这一概念,在日常使用中具有多种含义。本文所研究的村落是指一个村民委员会所辖的社区,即人们平常所说的行政村。如果将村落看作是一个社区,那么它首先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上的一群人。基于此,本项研究的村落商业经济,不仅仅是指在村落地域内发生的商业活动,而且更主要地是指这一村落中的村民所从事的商业经济活动。) 因此,选择村落为基本对象进行乡村经济社会变迁史的研究,无疑是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视角。 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变迁是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主流,而非农经济变迁则是中国农村经济变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社会变迁集中地表现为农村和农民的非农化,并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现代性变迁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色。然而,在以往的农村非农化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乡镇企业崛起及其由此而引致的乡村工业化,而对农村商业经济发展的研究相对疏忽,尤其是村落商业经济变迁的研究更为鲜见。本文选择村落作为考察单位,试图通过对闻名中外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发源地的一个村落——后乐村的50年商业经济活动的追踪描述和透视,阐释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和发展进程。 一、研究样本——后乐村的基本情况 本项研究的个案村——后乐村是浙江省义乌市东部的一个行政村。建国以来,行政上一直属义乌市廿三里镇(或公社)管辖,离廿三里镇约1公里。后乐村的辖区范围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所差异。从人民公社时期起,后乐村一直由后乐、张店、骆宅3个自然村组成,当时,属义乌县义东区廿三里人民公社管辖,称后乐大队。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民公社体制解体,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由此逐渐形成了农村基层的“乡政村治”格局。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相应改制为乡(镇)、村、村民小组。 据2000年统计,后乐村有农户266户,人口801人,耕地447亩。村落经济主要以个私工商业为主,由于其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目前尚无较准确的诸如全村年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商业营业额、人均年收入等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之类的统计数据。 历史上的后乐村,长期处于人多地少的状态。1951年土地改革时,后乐村的人均耕地不到1亩,而且没有大的江河、湖泊等水利资源,仅有的几口公共池塘主要作水田的灌溉之用,兼作村民的洗涤场所,由于面积狭小没有被用以发展渔业。后乐村有落鲍寺的岩山兰坞、昂天坞、梅树坞和簿刀坞等四处山林,共109亩。后乐村人在这四座山上砍柴,一般每3年开山一次,平时封山。除此而外,后乐村也没有大面积的草地,村民养猪、牛、羊、兔等主要是利用田间地头的野草。 总之,后乐村在其发展史上,就没有大规模渔业、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由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条件所决定,后乐村村民尽管长年累月地在微薄的土地上艰辛劳作,但还是无法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为图生存,后乐及其周边类似村庄的农民早在清朝时期就干起了鸡毛换糖的营生。(注:“鸡毛换糖”是浙江义乌东部地区农民的一项传统副业。历史上,当地农民以自己生产的蔗糖为原料制作成“敲糖”,在农闲时节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外出到周边地区用自制的“敲糖”换取鸡毛作为农田的肥料。在当地习惯地称之为“鸡毛换糖”。后来,鸡毛换糖这种流动性交易逐渐演变为小商品经营,并促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产生和繁荣,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义乌小商品经营业和小商品市场的起源。) 鸡毛换糖这一流动商业营生,在社会的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地顺应时代要求转换经营形式和内容以求得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有利的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下,后乐等义乌农民充分利用鸡毛换糖中长期积累的文化资本和经商优势,促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小商品经营业的迅速发展与繁荣。后乐村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经济发展,实现了村落的非农化,成为闻名遐迩的超级村庄。后乐村所在的廿三里也因此而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 二、建国50年来的后乐村落商业经济变迁 建国50年来,后乐村商业经济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沿袭传统的鸡毛换糖营生(20世纪5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历史上,后乐村所在的义乌东部地区向来以生产水稻为主,兼种甘蔗、黄花梨等经济作物,并有以甘蔗榨制红糖的习惯。由于该地区人多地少,而且耕地土质贫脊、土层浅薄,为增强土地肥力,提高粮食产量,农民群众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根据经验发明了“塞秧根”的施肥方法。(注:“塞秧根”就是用人、猪肥搅拌草木灰,加进铡碎的鸡毛、猪毛、头发和豆饼等,在插秧7天后,在每株秧苗根部塞一小团。这是后乐村周边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施肥方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运用这种施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产量,但需要大量的鸡毛等动物毛发。由此衍生出了一门当地农村独特的传统商业——鸡毛换糖。 鸡毛换糖最早出现在后乐村所在的义乌廿三里一带。大约在清乾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利用春节前后的冬春农闲时节,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走村串乡,外出到周边县市从事“敲糖换鸡毛”营生。他们用自己种植的甘蔗榨制的义乌红糖加工成敲糖、生姜糖等,上门换取鸡毛等动物毛发,用作种植水稻的主要肥料。这一营生在后乐及其周边村落代代相传,成为后乐所在地区的一门传统副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