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康淑敏,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曲阜 27316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当今时代的知识习得以知识的创生与意义实现为目标,学习者需要具备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不断超越的探究精神,以及运用高阶认知技能开展深度学习的能力。推进深度学习,应以塑造创生性学习文化为基础,强化学习者深度学习素养的培育,通过提供具有思维空间的学习任务涵养其多向思维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与学习迁移,从知识掌握走向智慧生成与能力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11 期

字号: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对学习状态的质性描述,涉及学习的投入程度、思维层次和认知体验等诸多层面,强调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利用,追求有效的学习迁移和真实问题的解决,属于以高阶思维为主要认知活动的高投入性学习。[1]

       学科素养是一个宽泛的学科涵养概念,是指学习个体在某一学科领域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与自我研修而形成的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从事专业活动的基础性能力(如专业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素养与反思能力等)和综合性学养(如学科思想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等)。其实,对学科素养的理解和界定,需要考虑学科固有的本质特征和学力诉求。以数学为例,其学科素养不仅是掌握算术法则、计算技巧与基本的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符号与数字的关系,理解数字背后的概念,掌握相关理论法则,形成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思维方式或数学思想,并用以理解和解释相关现象与关系、解决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可见,学科素养超越了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意蕴,包括掌握学科思想、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论素养,学会利用学科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方法论素养,合理运用学科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素养以及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品格素养。

       学科素养的培育,通常基于学科教育与养成教育实践。一方面,课程教学需要针对学科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具备深度学习的心向和学力,积极主动内化知识、习得能力,通过深度思考与研修,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素养结构。可以理解,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其学科素养的培育密切相关,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学习个体的学科背景;而学科素养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即需要学习者通过思考、探究、推理、反思等深度学习过程的直接和间接的学习体验与感悟,形成个体的知识结构、专业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稳定的学习品格。因此,强化基于专业教育的大学生深度学习素养的培育、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习质量的提升,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学力发展的重点。

       一、倡导深度学习的理据:时代的学习境遇与诉求

       学习既是学习个体的认知过程,也是根植社会文化背景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群体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方式和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具有历史普遍性特征,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学习理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深入解析群体的学习存在方式,有助于深化对学习的认识、引导学习者革新学习理念与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学习的诉求。

       (一)传统教育方式形成的学习习惯:接受性学习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唯专业知识教育”的片面性,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与静态概念性知识的掌握,不重视情境性动态知识的感悟及学科思维方式的训练与本真问题的解决,学习内容和学习评价过多地倚重课本知识。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虽然能有效完成传递学科知识的任务,但却割裂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限制了学习者的专业视域和能力发展,致使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探究的心智投入度低,缺乏怀疑、批判与创新精神,渐渐养成盲目崇拜权威的心理定势和接受“固化真理”的学习习惯。

       真正的学习,在于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体验与感悟。单纯的知识积累式学习,难以学会在学科概念层面思考问题,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独到的见解。因此,高校的课程教学应深入学科本质,不仅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和理论法则,更重要的是要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为学生提供砥砺学习、交流思想的氛围或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科思维方式与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合理的学科素养。

       (二)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学习流弊:浅表化学习

       学习的信息化程度与知识的来源渠道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行为。当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利用,带来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的改变,移动性数字化的微学习逐渐成为学习的新常态。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2015)显示,我国国民的数字化阅读方式逐年增长,其中,增长最为突出的是手机阅读和微信阅读。[2]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数字化阅读时代。的确,无论是社会公共场合还是大学校园,到处可以看到人人手机不离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受和转发一些碎片化信息。这种随时随地查阅、收发信息的便捷方式和便在效应,有效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时效性,拓展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与途径,深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数字土著”的喜爱,学习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社会现象。

       但是,数字化给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缺乏深度的问题。随着手机阅读或电子阅读的流行,学习者每天大量浏览网络,常常游离于与学习无关的资源中,往往形成多任务的信息查询、浅层次阅读现象,易导致注意力分散,甚至“学习迷航”或偏离学习目标的结果。此外,这种学习的快餐化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方式,学习者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浅表的感受层面,不能沉下心来研读所接触的内容、深入思考相关问题,自然也难以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更谈不上知识的实质性迁移应用,长久以往容易造成文字感悟力低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弱化,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创生的要求。实际上,“互联网+”时代重构了学习资源的集聚渠道与方式,知识信息呈现出瞬息万变的发展态势,信息获取与知识学习自然具有多样性和非确定性特征。这种非确定性本身反而对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学习探究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更需要用批判的眼光研判信息、生成知识与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