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劳结合”中的“教”和“劳”的再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世峰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作为一种固定的表述,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列为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教”和“劳”分别确指什么?“教劳结合”是否仅指“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事物的结合?近些年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指的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的结合”,而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指的是“教育同手工劳动、体力劳动的结合”,二者不是一回事;有的学者则认为,现代生产中“智力因素”不断增加,脑力劳动业已成为生产劳动,似乎“教劳结合”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更有人把课堂教学加一点自我服务劳动或社会公益劳动(诸如打扫卫生之类)诩之为贯彻了“教劳结合”的方针。这就有涉如何正确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的本义、实质和意义等一系列严肃的科学问题了。因此,有必要正本清源,对“教劳结合”中的“教”和“劳”来一番再认识。现提出如下看法,与学界同仁切磋。

      一

      让我们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有关“教劳结合”论断中“教”和“劳”的本义开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从字面上公开使用“教劳结合”表述的著名论断有10条。为叙述方便,按时间顺序为其编号、摘引如下(文中的着重号是笔者加的):

      1.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由国家机关公费教育。把教育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1947年)①。

      2.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②。

      3.如果不把儿童和少年的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那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父母和企业主使用这种劳动。

      ——马克思:《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1866年)③。

      4.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

      ——同上④。

      5.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来是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⑤。

      6.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同上⑥。

      7.如果说,工厂法作为从资本那里争取来的最初的微小让步,只是把初等教育同工厂劳动结合起来,那末毫无疑问,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同上⑦。

      8.这项决议(指日内瓦代表大会决议——抄者注)要求把智育同体力劳动、同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对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

      ——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教育的发言记录》(1869年)⑧。

      9.……在按照各种年龄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马克思:《歌达纲领批判》(1875年)⑨。

      10.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1878年)⑩。

      

      

      从以上10段“教劳结合”的中文译文可见,关于“教”,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用过“教育”(5次)、“初等教育”(1次)、“智育和体育”(3次)、“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2次)等4种不同的表述;关于“劳”,也用过“劳动”(2次)、“体力劳动”(3次)、“生产劳动”(3次)、“工厂劳动”(2次)和“物质生产”(1次)等5种不同的表述。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些不同表述的确切含义,让我们再查阅一下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原文及其他外文版本的用词。详见上表:

      查《德汉词典》和《汉德词典》可见,Erziehung有“教育”、“教养”之义(11),而Untericht确指“教学”、“修课”(12);查《英俄大词典》可知,education有образование教养)之义,而instruction 与обучение(教学)同议(13)。对照上表的用词可知,中文译成“教育”的5次表述起码有3次指“教学”或“教养”,例如,序号9句中的“教育”德文是Unterricht,序号10句中的“教育”德文虽为Erizehung,英文却译作instruction,都有“教学”之义。至于“智育”,有两处的德文原文是Unterricht,原本就是“教学”,而“初等教育”,不仅从字面上指初级小学教育,从当时《工厂法》的具体规定来看,也不过是让童工每天学习3小时的读、算、写。足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教劳结合”中的“教”,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教学”,充其量是指学校教育,并非像现在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指包括社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广义的“现代教育”。只有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中,他们使用了广义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