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型教育家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形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剑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教育史;杨旭,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教育史。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型教育家。原创型教育家是教育家的最高级类型或形式,一般产生于历史大周期的巅峰或转型时代。按照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体化说”解释框架,在中国现代教育发生发展的第一时期即体系形成时期,堪称原创型教育家者主要有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等,他们历时半个多世纪,大约算是三代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原创型教育家的根本使命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含着现代教育中国化与传统教育现代化两个方面,其变革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从历史和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都是原创性的。由此,更加突显原创型教育家的重要和伟大。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024(2019)02-0106-15

       原创型教育家就是那些生于原创性时代,提出原创性问题,创立原创性思想和实践成果,并具有原创性影响的教育家,他们是教育家的最高级类型或形式。中国近现代原创型教育家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等,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为使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原创性地回应了中国现代教育形成的重大问题:培养什么样人即教育目的、教育方针问题,如何建立和发展学校教育即教育制度、教育体制问题,如何处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即教育与社会改造、社会建设问题,如何处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教育与中西古今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教育哲学问题尤其是知识价值论、认识论与教育的关系问题等等。

       一、教育家研究之研究

       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呼唤创新型教育家。教育家研究是教育史研究中既经典又常研常新的课题,而“创新型教育家”研究迄今未得到应有的充分重视。

       几乎每本通史类、综合类教育史或教育思想史著作,都列专门章节研究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甚至将教育思想等同于教育家的思想。近一二十年来,关于近现代教育家的研究实际是沿着四个路向展开的。

       第一,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研究走向系列化、精细化。系列化的代表性成果有宋恩荣主编的23卷本《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1997年出版),美国国际出版发行公司(General Books LLC)于2010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家》(Chinese Educators)内收蔡元培、胡适、盛宣怀、马相伯、张伯苓、于右任、马君武、蒋梦麟、陶行知、傅斯年、罗家伦、钱伟长等79人的传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的《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所谓精细化,除了扩大研究视野之外,还出现从校际、地域等视角研究教育家的倾向,如刘国生主编的《从清华走出的教育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俞可著《海上教育家》(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等。

       第二,研究外国教育家及其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与教师培养培训相结合走向普及化。从早期的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写的《世界著名教育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到代表性的由赵祥麟主编的《外国教育家评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以及刘传德著《外国教育家评传精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三版)、霍力岩等编著《影响新中国教育的外国教育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汪明帅主编《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等,以及弗兰克·M.弗拉纳根著、卢立涛等译《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都表明了常研常新和普及化的态势。

       第三,更加清晰地提出了学习教育家智慧、精神的命题,并出现了一些对于教育家进行总论性、本体性研究的成果。从早期的余立主编的《校长教育家》(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到后来殷爱荪等主编的《校长与教育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都提出学习教育家的智慧、精神、风骨。此外尤其突出了两个重点:一是对民国教育家寄予了某种理想化的观念,如智效民撰写的《民国那些教育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等;二是开始关注当代教育家,如袁振国编著的《这就是教育家:品读洪宗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彦春等主编的《十六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张康桥编著的《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由此,出现了总论性、本体性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如孙孔懿撰写的《论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等。

       第四,研究方法趋于多样,试图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挖掘教育家的深层性东西。如从心理史学视角有胡志坚撰写的《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从生活史角度有路书红的《生活史研究对中外教育家研究的价值》(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24期上)等。

       以上表明,教育家研究这个经典领域保持了常研常新的态势,或者说保持了研究成果数量增加的态势,这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增多、出版业繁荣、成果普及化所推动:一是集众人之力把单个教育家的研究整合成系列成果;二是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把一些未被关注、曾经被湮没的教育家发掘出来;三是研究成果普及化,除了专业研究者之外,中小学教师成为重要的受众。当然,从学术史的角度考察,更有价值的应是运用新方法、新范式提出对教育家的新认识、深认识,这种努力现在还处于尝试之中,系统性的创新之作还在期盼之中。这一态势,从蕴含着更大信息量的论文数据库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

       近年来,关于“教育家”的研究成果数量呈现快速增加态势。在“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数据库中,以“教育家”在论文题目(篇名)中精确检索(截至2018年3月31日),共检索到2887条结果,经统计发现,1990-2018年共有论文2655篇,其中,1990-2000年仅594篇,2001-2010年达989篇,2011-2018年3月31日更增至947篇。同样,在“中国知网”的“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教育家”为“题名”进行检索(截至2018年3月31日),检索到69篇,其中,2001-2010年仅有11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其余57篇都是2011年以后的,且其中博士论文也仅有6篇,这表明虽然数量增多,但原创性、高水平成果仍缺乏。并且在69篇硕博论文中,其中31篇是针对被冠以“教育家”的人物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