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体性的培植与新教育的构想

——文化转型时代的教育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主体性问题在近年来成为哲学和其它人文学科关注的焦点。在教育学领域里,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也有相当的深度,但是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如何确立个人(individual)的主体地位,如何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如何培植个人主体,这些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主体性讨论中若隐若现,始终不为学人所道明。

      然而,不确定个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始终是抽象的主体性,是难以建立的主体性。不确定个人的主体的地位,个人绐终不能作为真正的主体而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作为活动主体的价值。个人不能作为活动的自由主体,这必然造成主体的失落与实践活动价值的贬损。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主义的统治中,自然小农经济使人屈从于自然和土地的支配,个人束缚在家庭血缘中,封建的伦理纲常压抑个人的自由与自主。“家”、“国”、“天”超越于个人,成为维系个人价值与存在的主要方式。个人的个性取向湮没在“家国”取向和团体取向中,个人必须安分守己,必须自抑独立性与自主性。①中国哲学传统重“天人合一”,把封建伦理道统的义理与天人合一紧密结合在一起,强调个人服从于天,服从于理,造成传统文化以“天理”压人欲的特征。“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人教文化或拜人教文化”,“这种人教特质与家族模式结合便衍生为‘祖先崇拜’‘血缘崇拜’,与中央集权制——‘皇权’结合就产生‘皇帝崇拜’和‘国家崇拜’——而其背后则都存在着家族崇拜或家长崇拜的原理。”②因此,个体人的生命价值的哲学在本体论上的深化受到阻碍,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较难解除湮没于家庭、血缘、氏族、社会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集体人崇拜”,个体性的“人”的觉醒一直受到种种“人伦关系”类型化的价值的支配。以“修身”(独善其身)为本的个体立足点在“天理”“家族宗法”的制约之下,湮没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集体导向的网络之中。封建的“天理”观正是以普遍性和社会性压抑着差异性和个体性,造成中国社会个人湮没于集体与群众之中,个人没有独立地位和独立人格,个人的主体性始终没有发展成熟,“个人作为主体的特性被禁锢”。“这应该看作是我国社会长期停滞、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③

      我们正处在一场深刻的文化转型时期,在这历史性的挑战面前,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整体变革需要科学与民主,需要人的解放、需要个性的解放,也就是需要自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律的高度创造性和高度责任感的个人主体。国人个体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的形成不仅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责质和铸造民族精神的根本保证,而且是保持物质进步的精神动力的基础。“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形式的主要动力之一。”④因此,我们必须弘扬个人的主体精神,实现人的主体价值。“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是越不过的历史阶段。”⑤

      诚然,我们必须反省抽象的和绝对的个人主义和西方社会过渡的主体性给社会和生存环境带来的威胁。⑥但是“中国当前需要发展科学,发扬民主,故极需西方近代的主客二分思想和与之相联的主体性原则。”⑦因此,在我们发扬人与社会、自然和谐交融的文化精神的同时,必须从根本上破除那些压抑和消灭个人主体性和个性的传统形式,解放个人主体,培养个人主体性。

      培养个人主体,是当代教育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片面强调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教育,而忽视了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个人生命价值的尊严和个人生活价值的自我实现,把一切突出个人的自由、自主、尊严、个性、自我实现的观点看作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从而加以批判和否定。中国教育学并没有从根本上确立受教育者作为个体人的主体地位、个性和主体性,没有把发展和培育个人独立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作为根本的目的。我们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冲突,反主体的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冲突,知识的认知与生活价值的领悟的冲突,教育与人的精神建构的分裂,等等。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改革任务的紧迫性。

      我们以为,应该抛弃贬损个人主体性价值的反主体教育,而代之于培养个人主体性形成国人现代个性的主体教育。

      一、反主体教育的反思

      我们以为,反主体的教育就是否认教育者作为个人的主体地位否认个人主体性与独立个性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承认或者不完全承认受教育者作为个人是自由、自主和有尊严的,否认受教育者的选择自由与选择能力,否认受教育者即教育最终的实在是个人主体,同时反主体的教育部分显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压制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性,抑制个人的自发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扼杀了个体的创造性,反主体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即为强迫性的训练,是非主体化的非人性的教育。特别是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对受教育者的精神人格的发展具有消极塑造的负功能,它本质上是缺乏教育爱、缺乏教育良知、缺乏教育责任、缺乏教育智慧的“教育”。

      反主体的教育与受教育者本身及其生活是分裂的,它不是受教育者内在生命力和精神力量得以引出、发展、表现的机会与条件,而是以外部强加的训练模式为方式漠视人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和精神建构,以目标化和程式化的客观程序将学生的发展技术化和标准化。受教育者失去了活动的主体性,失去了个性,变成被制造的机器和被训练的动物。受教育者自身的希望、意愿、兴趣、情感和态度等等都被教育所轻视,学生的个性、自由、责任都为教育所践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