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以来,教育经济功能问题一直在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之内,并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期间所发表的425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及诸多的经济学等方面的著作,把教育经济功能的研究逐步推向深入。 一、教育经济功能研究的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着重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适应这一转变,教育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居何地位,有何作用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时教育界通过对十年“文革”中教育的反思,认识到把教育只看作上层建筑的作法是片面的,有必要全面地认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教育的经济作用问题。教育经济功能(职能)的研究逐步展开。 整个研究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至1980年代初,为教育经济功能研究的发端时期。 这一阶段共发表文章87篇,其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讨论教育本质的(经济功能研究蕴含其中),另一类是专论教育经济地位和作用的。两类文章似有一个共同点,即从对阶级斗争工具职能的分析,逐步转向生产斗争工具职能(经济功能)的关系。 第二阶段:19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为教育经济功能研究的兴盛时期。 对阶级斗争工具职能的反动,与对生产斗争工具职能的密切关注,使得众多的论者具体剖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1981-83年的三年间,就有97篇文章论教育与经济增长,析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谈教育与经济效益提高。一些经济学家如于光远、厉以宁、千家驹等加盟讨论阵营,为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提供经济学上的佐证。 1982年11月,《文汇报》发表题为“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评论员文章,把教育的经济作用浓缩为十个字。大概这是最早明确地提出“教育先行”的口号的了。其后,许多论者就此进行阐发,一时间,“重视教育”“教育先行”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进入84年以后的几年(至89年),讨论教育在社会生产、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文章仍未有衰微之势,计有81篇文章发表。其间有关教育先行问题已转入了实质性的如何增加教育经费的探讨,并对我国教育经费是多还是少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教育界的部分研究者由教育先行进而言及“教育立国”“教育兴国”。 第三阶段:从1980年代末至今,为教育经济功能研究的反思与深入时期。 经过80年代前后有关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教育的经济功能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文革”时期形成的教育职能观,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摒弃了。有论者指出,这在教育功能研究上是一突破性的进展,使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发生了转变。但是,其间存在的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过于强调,引发了一些论者的思考,认为教育功能研究中的唯经济功能现象已成了研究的误区之一,实际上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此时,“教育先行”等问题都被提出了疑问。研究者已不在满足于分析教育具有什么样的经济功能上,而是进一步分析教育经济功能的形成、释放等问题。这些研究为教育经济功能从理论走向实践搭起了桥梁。 17年来,教育经济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关于教育经济功能历史考察;教育经济作用的分析;教育先行问题探讨;教育人口功能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经济功能的历史考察 与教育自身一样,教育经济功能的发展也有其演进历程。一些论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种多少有些差异的认识。 教育经济功能历史演进的第一种认识:经济功能后于政治功能,文化功能而产生。其中又有两种颇为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政治功能发展在前,经济功能发展在后。持是论者提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统治阶级培养大大小小的官吏。17世纪产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教育和生产斗争的联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作为生产斗争工具的职能突出起来了。另一种认为;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并存在前,经济功能发展在后。持是论者认为,古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以政治功能为主的,但也传播着文化知识,具有文化功能。此时,学校教育本身基本上不具有经济功能。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以后,与传授科学技术、培养劳动力密切相关的教育乃有了经济功能。 教育经济功能历史演进的第二种认识: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始终并存,相互促进。与前者不同,持是论者认为,教育的两种职能——生产斗争的工具和阶级斗争的工具,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不论在任何时期,教育总是有反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两种社会职能,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三、教育经济作用的分析 阐发教育经济作用的文章众多,实难一一列举其内容,但从研究的角度看,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上分析 这类文章居研讨教育经济功能全部文章之首,所关注的是教育与人的素质的提高问题,多认为人获取科学知识、技能、增进能力,由一个潜在的劳动生产力成为真正的生产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论者常引用的马克思的论述是“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的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 (二)从教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上分析 前者是从教育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上来谈的,是论则是从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的结果上分析的。 在一些论者看来,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两类:物质技术和劳动质量,也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其中各种社会因素是主要的,而这些社会因素都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杠杆。教育者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自己再生产的劳动力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表现出来的。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直接结果,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