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济水平国家(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探索

作者简介:
霍明,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陈昌盛,李婷,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硕士生。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是不可避免的难题。基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高水平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低水平同步城市化三类模式为划分标准,我国可将美国、英国、韩国、巴西、尼日利亚和印度等国家的相关经验作为参考,以促进城镇化与教育的良好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6)06-0003-14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4.77%,[1]按照国际发展经验,中国目前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2014年3月,我国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宣告我国城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学者认为“人的城镇化关键在教育”,[2]也有学者认为“要将教育视为人的城镇化的‘手段’来促进人的转化,也可以将人的城镇化视为教育的‘目标’来调整教育要素变革。”[3]

       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城市化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什么样的变革需求?教育又对各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经济水平国家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发展的经验进行了解与借鉴,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我国城镇化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自身回应时代使命的责任。

       目前按照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通常将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划分为高水平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低水平同步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4],由于滞后城市化类型国家仅有2个,因此下文仅就前三种类型国家城市化与教育发展的经验进行介绍,以期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有所启示。

       一、高水平同步城市化类型国家的问题及经验

       高水平同步城市化国家通常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比较高的国家,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本文主要选取美国、英国及韩国为代表进行介绍。

       (一)美国城市化与教育发展的问题及经验

       美国在1920-1960年经历城市化发展(Metropolitan Development)的关键时期。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其城市人口占比达到51.2%,并在1960年提升至69.9%。[5]其在人口聚集特征上主要表现为城市区域内人口空间分布的两极化,即工薪阶层(Working-class)聚集在城市中心区,中产阶层(Middle-class)聚集在郊区。这种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促使美国城市原本的教育样态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区隔导致学校生源出现了阶层同质化,即城市内不同区域成了划分不同阶层的标志,而相应区域内的学校成了相应阶层再生产的工具。第二,中产阶层大量涌向郊区,促使城市中心区公立学校衰落,各类非公立学校兴起,主要以教会学校为代表。美国196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十大主要城市地区非公立小学的入学人数占到城市小学入学人数的25.6%,相较全美非公立小学入学人数占比15.0%高出了10.6个百分点。第三,工薪阶层大量聚集在城市中心区域,促使原本均衡发展的学校系统承受了来自人口不均衡流动所产生的压力。196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十大主要城市地区公立学校接纳了全美21.71%的学生,导致部分城市学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现象。[6]

       面对这些问题,三类行动主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美国政府以推动均衡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的公共服务资源、改善城市中心区域生存环境为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目标,具体实施了修建交通网络、改善供水及污水处理系统、控制空气污染、将城市中心部分产业向郊区转移等举措,这一方面扩大了城市中心区域对中产阶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促使部分工薪阶层向郊区迁移,从而打破大城市社会阶层的空间区隔。其次,城市学区开始打破以往纵向独立的学区管理样态,开展了基于学校生源、教育治理等共性问题的横向交流合作,其中包括共享信息、共同规划与协同发展,最终促成城市区域整体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明尼苏达州为例,该州于1963年在全州7个核心城市地区分别成立了涵盖35个公立学校学区的联合发展委员会。该组织覆盖了整个州44%的学生数,并以“基础研究、经费调查、拓展性活动”作为核心协同发展内容,具体开展了包括特殊教育项目、职业教育项目、社区大学项目、教育电视项目及教师招募、培训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该州城市地区的教育发展。最后,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问题,相关部门主要采取了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建立大量可选择的、能够服务整个城市或者城市大部分区域的特殊中等学校。这种中等学校可以作为大学预备高中,以接纳那些希望继续在大学学习的学生,或者可以作为职业学校以专门培训商业、产业、半技术或工厂服务的人才。这种学校形式强调对学生需求的关注,个性化的教育组织形式能够真正吸引来自城市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学生就读。另一种则是将教育资源在某一区域进行空间聚集,比如实施了“教育公园”(Educational Park)与“教育广场”(Educational Plaza)计划。[7]在这类计划中,大量不同类别的学校会聚集到一个地区,形成一种多元且系统的教育生态,供来自城市所有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学生接受教育。这些学生在这里就读可以有着不同的目的,例如有的是希望未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有的是为了接受商业或产业的职业教育。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个空间内通过一些体育或社会交往活动进而产生联系,最终打破校园内的同质阶层聚集。

       (二)英国城市化与教育发展的问题及经验

       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英国逐步开始了城市化的推进。1815年,英国城市化率达到45%,并于1901年达到78%,实现了高度城市化。[8]自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英国在人口流动上主要存在三种趋势: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以服务工业发展,即圈地运动与大工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城市工业有巨大的劳动力需求,进而导致了这种人口流向。二是由于英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出现了移民海外的现象,即庞大的殖民地吸引了大量在本国难以生存的国民前往开拓。三是城市中产阶级的郊区迁移趋势,即城市内部核心区域成为产业工人聚集区,郊区卫星城吸纳了大量中产阶级入住。相较世界一般城市化发展历程而言,移民海外的现象为英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解决相应的城市化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