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

作 者:
郭华 

作者简介:
郭华,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外部知识如何被学生获得、占有并转而成为学生个体的内在力量、精神财富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学理论研究莫衷一是,教学实践左右摇摆,争论与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教学的方法、路径、机制,却忽视了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真正能够进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两次倒转”教学机制揭示:性质上,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将人类认识过程“倒过来”的过程;内容上,学生认识的起点是人类认识的终点;过程上,则是把“倒过来”的过程再“转回去”,即通过学生典型地、简约地经历人类认识过程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全面占有人类认识成果,能够深刻理解人类认识过程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走入历史并具有创造未来历史的能力、品格与情怀。“两次倒转”试图从理论上使种种二元对立得以消解,使教学活动能够将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培养人有机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教育性的教学活动,也使教学认识论得以具体化、现实化。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16)02-0008-19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新举措、新方案、新名词,这固然可喜,也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若不从根本上理解教学则各种“新”主张只会造成表面的浮华和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无论是对信息技术的信任和对“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导学案”的沉迷,还是对“走班制”“整合课程”的迷恋,都不可能。教学实践的改进以及教学理论的进步,有赖于对教学根本问题的恰切回答。

       历史地看,教学的根本问题,是外部知识如何被学生获得、占有并转而成为学生个体的内在力量和精神财富的问题,即教学活动的运行机制问题。教学论的全部历史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历史。例如,夸美纽斯说要让学生获得一种观念,即教师的嘴是知识的溪流,每当这个溪流开放的时候,学生就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当作水槽,放在它的下面,使知识的溪流可以顺着注意力的水槽流到学生的头脑里。夸美纽斯所要说明的,正是知识进入学生头脑的机制。他认为学生的注意力是关键。赫尔巴特强调教学对学生发展的自觉干预,用“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来解释教学活动的一般阶段,强调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强调统觉的重要性,主张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学习新知识,从而使知识学习有了相对科学的解释。在赫尔巴特这里,外部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可能带来的学习的巨大困难依然没有被关注。百十年后,杜威关注到这个被忽视的巨大差距和巨大困难,而且认识到直接学习外部知识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主张通过“做中学”使学生获得经验、发展思维,通过经验的改组和改造逐渐与人类历史经验(即外在的知识)相接。在杜威的逻辑里,学生当然不会产生与知识(人类认识成果)的差距感,但同样享受不到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富、复杂和广阔,更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能力和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可以说,无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还是杜威,都未能从理论上充分说明将人类历史经验迅速、愉快而彻底地转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恰当机制,因而,教学实践也只能左摇右摆,要么重视知识传递,要么重视儿童经验,无法在关照儿童及儿童经验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迅速提升到人类认识的高度。此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学活动机制进行了探索,目的都在于研究课堂如何缩短学生的认识与人类知识的差距,使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而又彻底。

       教学认识论所提出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认识过程的思想,找到了如何把学生个体水平迅速提升到人类认识水平高度的教学途径,为化解知识与儿童经验(人类总体认识与个体认识)的巨大差距奠定了理论基础①,也为终止教学实践左右摇摆提供了理论支持。这是因为:确认了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便确认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知识(间接经验)作为学生的认识对象存在的意义;既然认识的对象主要是间接经验,那么,由他人(教师)指引便有可能且必要;既然知识是学生个体认识的对象,那么教学的目的就绝不在知识本身,而在于将知识化为个体的力量,使个体能够达到人类已经达到的高度,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总之,教学认识论力图说明:学生要由教师来引导、要通过掌握知识来获得发展,但认识终究是学生个体的认识,必得关照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水平,而学生正是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但是,教学认识论的思想并未具体化为教学活动的机制,因而也没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从消极的意义上说,教学认识论还可能被庸俗化、妖魔化,认为它只是为简单的知识传递提供了理论说明、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强制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而教学具有教育性,也只是在知识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已,与能力提高、境界提升、高级情感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没有任何关系②。

       教学认识论如何摆脱被妖魔化的困境?用“两次倒转”阐明教学活动的机制,有可能使教学认识论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理论走向现实,并进一步得到发展。更有意义的是,“两次倒转”的提出,有可能使教学不再异化为“知识传递”或“满足儿童兴趣需要”的活动,而真正成为人类社会昂扬向上、继续向前发展所必需的培养社会历史实践主体的活动。当然,“两次倒转”的提出以及关于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的认识,是教学论长期艰难跋涉的成果。

       一、“经验的传递”与“倒过来”的活动

       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是从原始的、朴素的经验传递活动那里沿袭来的。

       (一)教学即传递

       传递人类认识成果(人类知识),是教学的根本价值,也是教学产生的根据。从人类早期开始,传递与掌握经验就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而有用的经验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值得传递与掌握的内容。在人们的观念里,获得知识就是获得智慧,同时也获得了发展的能力,赢得了发展的空间。知识是智慧的、宝贵的,因而要去“求”,所谓“求学”是也。“求”学,首先表达的,是个体的年轻人对于人类祖先艰苦的实践历程以及敏锐聪慧的认识成果的敬仰、敬重和敬畏;同时,“求”学也表达着求学者必须付出努力与艰辛的意涵。对于个体学生而言,人类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绝对的权威;而承担教师角色的人,也因着知识的重要性而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威。因此,教师不必去钻研如何帮助学生更轻易地学习知识(因为相对于人类最初获得知识的过程而言,能够避免生命危险而直接获得人类的认识成果,已经是极大地轻易而且安全了),而只要把正确的经验(知识)说出来或展示出来即可;而“学习”是“求学者”自己的事情,求学者能够学到多少、领悟到什么程度,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