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

——教学设计的视角

作 者:

作者简介:
盛群力(1957- ),上海崇明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从教学设计的视角看,有效教学的基本要义涉及促进一般发展与特色发展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与差异发展协调平衡;形成知己、知事与知人相统一的专长;实现可应用于具体学科领域的一般原则或策略的具体迁移;强调学习中生成意义,以满足学习本质上内外协调、表里贯通的要求;坚持学教统一,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做到从扶到放、扶放有度,逐渐撤除支架,同时致力于创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之物理环境宜人、心理环境舒畅与技术环境通达;教学时应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通过整体设计与有序设计的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者匹配一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2)04-0013-08

      有效教学就是优质教学,也是致力于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学的基本要义相当于原理和原则一类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揭示教学的规律性。当然,这种规律性不一定是确定性的非此即彼的程序或者处方,而是体现在一定的情境下大体会起作用的启发式原理。探讨有效教学的基本要义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不仅要义本身会有变化,即使相同的要义也会有不同的释义。本文所探讨的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主要是基于教学设计的视角来分析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技术与教学心理研究中提出的重要观念,值得我们在面向21世纪的学习与教学中予以贯彻。

      要义一:促进发展

      教学要促进发展,一般来说是指如何为“可持续未来”打好基础。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近10年来一直倡导为“可持续未来而学习与教学”(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1]维果茨基曾经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将学习者“已有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之间”的落差看作是教学的着力点。赞科夫为之毕生探索的“发展性教学”更是鲜明地实践了教学既不要做发展的尾巴,也不能跨越式冒进,而是稍稍地走在发展的前头的思想,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这五条教学原则。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要促进发展这一基本要义,是从教育的公平、均衡与效能之间如何保持必要的张力,个体发展和群体进步如何协调,基本要求和个性特色如何平衡等方面来考量的。笔者主张,教学要促进发展有两个基本的维度。[2]第一个维度是要保证“一般发展与特色发展”相得益彰。“一般发展”是指教学要致力于促进学习者在道德、智慧、体质、审美和交往等方面达到基本要求;“特色发展”是指要鼓励乃至挖掘每一个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让他们有自己钟情甚至着迷的事情。第二个维度是要推动“共同发展与差异发展”均衡协调。“共同发展”是指教学要创设公平对待的环境,让每一个学习者在这个群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自己的愿景和奔头,每一个人都向着教育目标前进,努力不让自己掉队,也决不让自己被别人挤出队伍;“差异发展”是指在不同的学习者身上不搞一刀切,不提出划一要求,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在发展潜力、速度和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既然社会是有差异的,学校与班级也是有差异的,那么,共同发展就不是要求齐步走,而是强调应该正确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但不等于说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现实发展水平,我们要将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和提倡“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统一起来。为此,教学应着眼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将每个人的潜能释放出来;同时,努力拓展课程灵活性、减少学习障碍、增加学习机会和加大教学支持力度,重视自我提高,寻找各自的改善点,鼓励每一个人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倡导学习者之间善待自我和欣赏别人,协同努力和携手共进,这些都是促进发展的价值所在。只有我们聚焦于教学促进发展的两个维度,才能说这样的教学是可持续的,是面向未来的,是能够满足学习者终身发展需要的,是温情脉脉和人文关怀的,摒弃了考分至上和教材至上的弊端。

      要义二:形成专长

      这里所说的形成专长,同教学设计领域内关注“专长发展”研究有关,实际上就是探讨人怎样才会形成某一方面的素养与本领,怎样才能“成才”。许多人愿意相信“专长”(expertise)是天赋神赐的结果,是运气机遇的眷顾。但实际上,专长首先是指一个人要对自己准确合理定位,然后再持之以恒地刻意磨炼(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十年磨一剑”的常识提出了证据)。

      所谓对自己准确定位,通俗地可以表达为“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我有什么优点,我有什么缺点”等等。这些“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均被看成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在学习中,学习者如果要付出努力,往往同是不是会对自己作出这样的设问有关——我要做好什么(目标);我一定能做好(信念);我愿意做好它(动机);我一定要做好它(意志);我做得好吗,我为什么做得好或者做不好(反思);我做得很好(强化)。

      可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学习者自己对学业表现和身心发展这一类“专长”作出的评估,尚没有完全从智商高低、居住地域、学校条件和父母素养等方面寻找原因这一条老路中走出来。通俗地说,有没有“专长”,是不是“人才”,或者更普遍的称呼——“学优生”和“学困生”,究竟是怎么出现差异的,许多认识还远远不到位,为此我们在实践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对形成专长(有时候称之为专家型学习者、专家型教师或者专家型工作者)做出独特贡献的有克拉克(Ruth Clark)、马扎诺(Robert J.Marzano)、斯滕伯格(Robert J.Sternberg)和艾特默(Peg A.Ertmer)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所揭示出的道理表明: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差异主要不是知识内容量(例如基础薄弱)的差异,而是在知己、知事和知人方面质的分野。“知己”表示能自我判断是否拥有足够的学习基础、学习资源和具备实时、动态的自我调节能力;“知事”表示是否能把握学习任务的性质,知道教师和教材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所学知识技能有什么样的特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等;“知人”表示能对学习同伴有什么优势与不足,自己是不是能够帮助别人或者得到他人的帮助等做到心中有数。具有“三知”的人被称之为“专家型学习者”。更加推广开去说,教育改革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愿意学、学得懂和会表现的现代学习品质,这样一种“三维目标”有赖于“三知”学习过程。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知己、知事和知人”,那么,人人都会成为学优生。[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