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是政治化认同的基础。政治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中良品和劣品的一种分配过程。在这个分配的过程中,即使政府竭尽全力,也无法做到兼顾所有群体的利益,更不用说政府自身常常无法尽到维护社会平等的责任,甚至有意建立并维护某种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群体之间就很容易出现一种认同政治。就如同南非种族隔离政策下的黑人、在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或是在荷兰的外国移民一样,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认同。认同政治可以强化这个群体的认同感,让他们变得政治化和激进化,并刺激他们开始进行政治抗争。 认同过程在引导群体抗争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过去,这种抗争在政治和社会心理领域没有那么明显,可能是因为社会心理学家不太重视政治抗争到底是如何开始的。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善,一部分社会心理学家开始注重对抗争行为的研究,在他们的研究模型中,身份认同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核心的概念。 以往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身份认同并非不同群体参与抗争的唯一动力,它只是三个主要因素之一,其余两个因素则是工具性(instrumentality)和意识形态(ideology)。人们想要参与抗争,也许是因为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这就是他们的工具性动机;或是因为人们想要成为他们各自群体的一份子,这就是他们的认同动机;还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感受,这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动机。社会运动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的不同需求得以满足。他们越是参与这种运动,就越能感觉到自我实现的满足。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想对认同和参与在政治抗争中的联系加以说明,并就以往文献中关于抗争和认同的研究命题做一个梳理。本文首先在认同的框架内讨论了政治化的集体认同(politicized collective identity)的概念;接着探讨了这种认同过程的内部顺序以及内在因果关系;随后,笔者试图说明,每个个体都具有多种认同,而这些认同可能指引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旦某个抗争运动发展起来,就很容易将社会分裂成支持这个运动的阵营和反对这个运动的阵营。当一个人具有多元身份时,他在选择上就可能面临多种认同的压力。最后,本文探讨了政治化集体认同的激进化问题。激进化的发生源于国家未能有效满足那些失意并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群体的需求,这些群体已经具有了政治化的集体认同并试图影响国家,但是却未能成功。如果这些群体觉得自己的认同受到了主要权威的威胁,他们就会变得激进。 政治化的集体认同 “认同”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社会中的有些位置是相互排斥的,比如就业人员与失业人员;有时候,一个位置是从属于另一个位置的,比如荷兰公民就从属于欧洲公民;还有一些位置是排他性的,比如不同球队之间的队员。 个人、社会和集体认同。一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源于他的个人认同。同时,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都是共享性的,比如,一个人是教授,那么他就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教授,而是到哪里都是教授。而当这些认同与他人共享时,就把他人也同时纳入到一种相对的社会或集体认同之中。社会认同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结构性认知在单个或多个群体中的投射。而集体认同则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对该群体的共同认知。社会认同指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特征,拥有社会认同的人群之中通常有多个群体。而集体认同则是指一个群体的共同特征,这个群体由多个个体组成。总之,尽管社会认同与集体认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却不在同一个分析层次之中。 认同强度。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将自己归类在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社会认同的类别中。对一个群体的身份认同让人们更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份子,这就是认同强度。而社会认同常常会使人忽略个体的真实身份,个体在某个群体中的认同强度越高,就越乐意为自身的群体代言,以维护群体的利益。在政治环境中,对群体的认同强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强烈的认同极少受到周围氛围的干扰。因此,在笔者看来,强烈的身份认同更有可能让人们代表自己的群体实施某种行为。 群体身份(Group identification)。群体身份与社会和集体认同有关,类似于一种对团队的献身。群体身份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评估,而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以及个体在隐性和显性层面对群体、群体符号、群体价值的自豪感。一方面,个体的社会身份由不同的群体身份所诠释;另一方面,没有哪种集体认同可以脱离个体对于群体的认同而单独诠释其身份。 显著的集体认同。在大多数情况下,集体认同并不显著,自我归类理论的一个假设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一个人可能会变得独一无二并展示出他的个人认同,也可能会展示出他的集体认同。当一个人的社会认同更加显著时,集体认同就会被共享,集体认同的强度也会增加。个体自身的社会认同过程将影响到其他人的社会认同。这并不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因为个体的境况可能会激活一个人的集体认同,无论这个人是否有这样的意愿——南斯拉夫和南非历史上的抗争过程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