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西方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戴伟芬,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信息化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教育学博士。湖北 武汉 430079;王依依,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湖北 武汉 430072;胡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迫切需求,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球盛行,其核心是对教师进行合理、规范的教学训练。它是以实证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师对教学技巧的理性运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此思想指导下,微格教学和资格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得以发展。许多国家因此有效地缓解了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偏低的问题,创新了教师培养模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51.2/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15)11-0052-11

       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教育领域的主流思想,它强调教师对教学技巧的理性运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地缓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偏低的问题。现今我国教师培养中明显存在着教师教学能力欠缺,难以将大学所学知识成功运用到中小学校等问题,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可为此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一、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

       (一)社会政治需求

       “二战”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处于全面复苏的状态,国际社会进入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时期。各国人口的出生率和存活率迅速提高,涌现“婴儿潮”(Baby Boom)。到20世纪50年代,学龄儿童剧增使得基础教育持续、快速发展,造成教师的数量短缺。此外,为消除战争带来的不良影响,安置退伍军人,美国联邦政府在1944年颁布了《退伍军人权利法》(The G.I.Bill of Rights)以资助其教育和培训。大量退伍军人涌入学校致使教师短缺问题愈加严重,从客观上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能快速培养出技术熟练的教师,来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教育困境与诉求

       进步教育运动在“二战”后仍主张采用各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生活适应课程中的反智主义的猛烈批判,他们认为这“迫使社会面对一群缺乏学术知识和技能的年轻人,这些人面对20世纪的智力和生活挑战的时候将毫无准备”。[1]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要素主义者就强烈反对儿童中心进步主义忽视学术课程的极端做法,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教育目标的连续性,降低了教育质量,致使学生无法达到大学的入学标准。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进一步加深美国民众对于教育质量的质疑。为此,1958年美国教育部颁布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采取经济援助措施来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所以,社会各界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深刻影响着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不仅需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更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技能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三)教师教育机构的发展

       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兴起还与教师教育机构的发展密切相关。早期的文理学院将学术知识视作培养教师的关键,至师范院校时期,教师教育的重心体现在“重视实验性学习和教师教育的科学方法”,[2]注重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专业实践来培养教师的教学技能。这种简单的教学技艺观是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的最初根源。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各州的师范院校绝大多数演变成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文理学院的教育系,英国单独建制的师范院校逐渐消失,或是与大学或理工学院合并,或是共同合并成为教育学院团体,法国综合性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开始取代独立的师范院校,这种从“学院化”到“大学化”的转变体现了教师教育从简单的教材教法训练转向对学术水平的重视。一方面,教师既要注重与教育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又要学会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的技术和方法。基于此,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教育领域的主流思想。

       二、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技术理性主义教师教育思想是以技术理性为指导思想,是技术理性思想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它是以实证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其基本含义为合理地、规范地和有效地向教师传授教学所需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以便其快速成长为技能熟练者的教师教育哲学思想。

       (一)技术理性的内涵

       技术理性(technical rational)的概念最早由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提出,承接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的“工具理性”的思想。“工具理性”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涉及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体现为手段(工具)和程序的可计算性。”[3]在理性活动中,工具理性借由技术手段来追求事物的最大效用,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西方工业社会的到来,技术由工业生产逐步渗入日常生活,工具理性在理性活动中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据此,马尔库塞将技术理性界定为“以技术为中介,文化、政治和经济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在的体系,这个体系的生产力和增长潜力稳定了这个社会,并把技术的进步包容在统治的框架内”,[4]即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类的理性活动遵循技术的指导,并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理性体系。哈贝马斯(Habermas)从人类交往与日常生活世界层面进行探究,认为技术理性是“科学与技术的合理形式,即体现在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中的合理性”。[5]舍恩(Donald A.Schn)赞成法兰克福学派“工具论”的主张,认为技术理性将“专业实践当作一种工具性的活动系统”,[6]并且为达到既定的目标,标准化的知识是进行实践的重要基础。因此,技术理性是人类进行技术实践活动的观念,即在理性活动中通过应用技术或者方法来实现某种目的,追求的是人类对技术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体现的是人类对技术的理性应用。

       (二)实证主义哲学基础

       技术理性根源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由19世纪法国哲学家奥古斯丁·孔德(Auguste Comte)所创设,其任务是向人们提供真实的、有用的知识,并将其加以综合来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然而实证主义论者逐渐发现,他们所认为的规律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而建构出的一种“假设—演绎系统”(a hypothetic-deductive system),[7]但是,实践知识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不能完全被套用到实证知识中去,所以被视为方法—目标的知识。在技术实践活动中科学与技术不断地发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方法—目标”规律,这蕴含着一种理性的力量,技术理性由此形成。所以,技术理性是“实践的实证主义认识论”(the positivist epistemology of practice)。[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