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13)11-0010-05 一、引言 197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通过研究“二手汽车交易市场”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阿克洛夫认为:在旧车交易市场中,买卖双方由于对旧车车况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同会导致市场失灵,即差车把好车驱逐出二手车市场。[1]此后,美国另外两位经济学家斯宾塞与斯蒂格利茨将该思想用于分析劳动力市场与金融保险市场,相继提出“信号法则”、“获得成本”、“逆向选择”、“败德行为”等概念,进而形成了完善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体系。[2][3]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假设有两点:一是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对所交易商品掌控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就交易商品而言,交易的一方总比另一方掌握的信息要多一些,且占有信息较多的一方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贫乏而获得更大的利益;二是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掌控上所处的地位是清楚的,[4]这也是博弈的前提。在社会活动中,交易双方以或“鲜明”或“隐含”的“委托—代理”契约的形式存在。处于信息劣势的人称为“委托人”,处于信息优势的人称为“代理人”。然而,委托人与代理人在激励与责任上的信息不对称,使代理人可能背离委托人的利益或不忠实委托人的意图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理论具有普适性,教育领域存在诸多不对称及其博弈,如: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等。本研究主要探讨师生间教学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二、教学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不对称指对于某教学主题,教师与学生双方对关于该主题掌握的知识在量与质上的不一致性。形成师生间教学信息不对称主要原因有教学系统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教学信息不对称的外部成因 教学信息不对称的外部成因指那些由于事物的基本属性差异造成的教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体现为:(1)事物的差异构成信息差异。一切事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信息则是物质的属性的反映。[5]从建构主义理论来讲,即便是同一事物,在每一个人的大脑中的意义也不是相同的,而是个性化的。(2)信息不对称的本性还在于事物本身具有变异度。[6]事物在发展变化,有变化就有信息的变化,或增或减。事物变化不止则信息分布不平衡永在。(3)信息的可传递性。信息的传递不是无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源与信宿之间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构成不对称。在传递结束后,某一群体或某一区域在整体上也会占有更多的信息,形成新的不对称。(4)投入成本的不同。信息的拥有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技术等成本。投入成本越多,获取的信息基本上也就越多,反之就越少。信息不对称其实质也可以看作是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7] (二)教学信息不对称的内部成因 教学信息不对称的内部成因则指由于教学的特殊属性或教学活动的规律而引起的教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包括:(1)教学知识的增加。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空前加快,出现了“知识爆炸”现象,飞速增长的知识带来了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复杂多变。(2)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依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及经验选择那些“适合的”内容,经加工、处理后在课堂上加以施用。学生课前准备的信息则主要来源于教材(课程的具体体现形式)、参考书及零散的媒体信息等。这种“实施的课程”与“学生预置的课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3)教学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获取信息能力的差异也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者在拥有资源、教育程度、智力状况、付出成本、认知风格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别。教师是学有专长经过严格训练和专门挑选的,在知识、文化、思想修养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人。他们在所承担的学科或专业教学领域拥有全面而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及拥有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8]。而学生正处在学习接受新知识的阶段,位于信息获取的劣势。(4)信息技术及共建共享机制。信息技术及其教育中的应用加速了教学知识的产生,全球资源的互通共享拓展了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源。互联网、搜索引擎、智能代理等技术为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教学信息获取手段与方法。“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教学资源建设指导思想使得大量教学资源,如课案、题库、认知工具、微课程、动漫等唾手可得。(5)教学中的人为原因。其主要表现在占有资源优势的教师方面。一是主观故意的人为私有化。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人为地制造不对称。如不按要求在课前公开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及考核要求,选用的教材不公开,为学生选用的教材与教师使用的教材不是同一版本,等等,还包括教学完全依照自己规定的顺序随意进行。二是教师的惰性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教师备课若懒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等作深入、科学的分析,进而对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不清楚,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了解,就会在课堂教学时,自己掌握的教学信息与学生掌握的信息判若云泥。 三、教学信息的不对称分布状态 课堂教学中,每节教学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如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该标题就是一个主题,它像一个“锚”把教学传输的内容牢牢地固定在某个范围。教学不外乎“什么是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与特性”及其相关内容等。对于这个特定的教学信息,教师与学生掌握的程度不会完全重合(不对称的普遍性),一般呈现如下分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