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社会化:开放社会的学校课程实践方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蔚,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龙安邦,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原文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社会的开放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等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课程的相对封闭性客观上要求学校课程社会化。课程社会化是指在国家的培育下,社会不断加强(提高)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能力,通过社会对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将学校课程实践的各个方面整合成基于社会的有机系统,使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便捷地从社会中获取课程资源,在灵活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课程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在课程社会化实践中,社会作为课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课程资源的生产和流通任务。同时,学校课程实践的其他主体的角色也相应地转变:国家从课程开发者转变为平台建设者;学校从课程管理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教师从课程实施的承担者变成课程实施的指导者;学生从课程接受者变成课程创生者。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6-0067-07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学校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的发展阶段和趋势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课程的发展自然也决定于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往开放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继续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决定了学校课程越来越不可能保持原来“象牙塔”式的,与社会相对独立的课程实践方式。学校课程必然要不断突破学校“围墙”的界限,走向开放化和社会化,进入一种与社会紧密结合并互动的学校课程实践方式。

       一、课程社会化的背景

       “任何的教育改革在展开之前都必须对教育当下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教育自身状况进行分析,把握诸多社会背景的变化所提出的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教育提出相应的改革举措。教育改革的背景认知是教育改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阐明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且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定了教育改革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1]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趋势以及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困境和矛盾是课程社会化提出的依据。

       (一)课程社会化的社会背景

       “社会变革作为教育变革中的环境性和基础性因素,并从更大总体和先发的意义上,左右教育变革的方向,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强大社会力量。”[2]我国当代社会开放化、个性化的社会发展主题,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学习型社会的逐渐形成构成了课程社会化的外部诉求。

       1.开放化、个性化的社会发展主题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社会的开放化不管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且还将继续深化发展下去。从广度上看,社会的开放化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从深度上看,社会的开放化早已不是一句口号或理想,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它不仅表现在国家层面上把开放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针,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开放化,还表现在每个社会成员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开放化;不仅表现在越来越开放的物质经济活动上,也表现在日益活跃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更表现在开放化已经作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着整个社会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向前发展。

       伴随着开放化社会的发展,个性化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并且成为最响亮的时代主题,从而促使全社会逐渐形成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尊重个体需要、崇尚个性、弘扬个性、鼓励创造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以人为本”成为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基本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3]的发展理念,必将为促进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2.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深化发展

       网络化、信息化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特征。正如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所言:“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4]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网络规模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水平也不断提高,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已经到来并继续深化发展,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引起了个体生命存在形态的变化,使个体的时空意识、生存方式甚至语言和思维方式向多维化、开放化、虚拟化、多元化、动态化和个性化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元互动性、开放性的信息社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一种生存环境,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等实践形态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个体,尤其改变着青少年。”[5]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了教育的诸多方面,推动了学校的转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校新型运行模式的基础。学校教育要想成功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就必须实现自身的一系列转型,如教育理念从着眼于“社会规限”到致力于“人的解放”,学校课程从出示“学习的范本”到提供“共享的资源”,教师角色从扮演“知识传授者”到担当“学习引导者”,教育活动从注重“接受与模仿”到强调“研究与建构”。[6]

       3.学习型社会的逐渐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网络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政府的主导下,我国基本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社会学习氛围日渐浓厚,学习型社会正逐渐形成。《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将对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最终形成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