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5)16-0012-04 现代教育超越了古代教育,克服了古代教育的种种问题。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陷入了新的困境。 一、现代教育的困境 (一)沦为“谋生”的工具,丧失了自由性 现代教育的第一个困境是其逐渐从“成人”的自由活动沦为“谋生”的奴役活动。在这个异化过程中,现代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培养“新人”,追寻人性完满的实现,而仅仅是寻求一份维持生存的体面工作。所以,尼采说:“利益——更确切地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1]当教育沦为“谋生”的手段时,教育就不再是目的本身,而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教育原本的自由性也就不复存在了。现代教育沦为“谋生”的工具,不仅意味着获取一份职业,还意味着获取一份体面的职业。但是,无论教育是为了“谋生”还是为了更好地“谋生”,都使教育丧失了其应有的自由本性。施特劳斯曾明确指出,自由性的教育与“谋生”是毫无关联的[2]。 由于现代社会不同于古典社会(现代社会没有那种为“自由民”提供衣食住行保障的奴隶),因此,现代教育不可能完全与“谋生”脱离关系,或者说,现代教育具有一定的“谋生”功能,但它绝不是教育的本质功能,充其量只是教育的附属。努斯鲍姆就指出,“教育首先是育人,其次才是授业,更不是培养为别人或自己赚钱的会说话的工具”[3]。当教育异化为“谋生”的工具时,其实质是教育的附属功能僭越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学科和艺术教育正在被砍掉,中小学是如此,学院和综合大学也是如此,事实上,世界各国无不如此”[3]。它们只注重那些与升学有关的应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注重那些与就业有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那些对于升学和就业可能都无用的“成人”知识则被边缘化,甚至被完全抛弃。换言之,现代教育仅仅是在教会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然而,由于现代教育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的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教育也就失去了它本真的意蕴”[4],失去了它的自由性。 (二)沦为“私利”的附庸,背弃了公共性 现代教育的第二个困境是其逐步沦为了“私利”的附庸,背弃了公共性。从本质上看,教育不仅要实现个人的完善,还要实现“世界”的完善。因为没有“世界”的完善,个人的完善也不可能。阿伦特站在古希腊的立场认为,“世界”的持久存在帮助我们抵御了自然过程的侵蚀和个人生活的空虚,为人的终有一死提供了一个稳固的背景,同时,也是实现人之卓越的舞台。教育不仅要考虑这一代人的公共福祉,还要考虑今后每一代人的公共福祉,所以,教育也担负着维护“世界”的公共责任。 如果说公共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那么,现代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背弃了这一根本属性。首先,表现为教育的“市场化”。教育的市场化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能促进教育的普及化,使其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但当“市场化”走向极端之时,大学、中学、小学就会把追逐经济效益、赢得市场竞争作为主要任务。换言之,它导致了现代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在“私利”的诱使下,学校自然会喜爱那些能够为其带来名声或经济效益的学生,从而背离社会正义的立场,忽视甚至放弃那些“落后”的学生。此外,当学校沦为追逐经济效益的机构之后,学校之间必然会相互竞争,而这样的竞争又会激化学生之间的竞争。考试是现代教育中最常见的竞争方式,虽然这种竞争方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公正的,但事实上,它不仅使那些家庭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学生获得成功的空间越来越小,还使得教育的公共性问题被人所遗忘。 现代教育背离公共性还表现为它有意无意地培养“成功”的占有者。现代教育重视因材施教是其进步,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但当这种因材施教走向极端时,现代教育就会偏离其初衷,从而仅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荣誉、利益和权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获得光鲜的社会身份,最终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分子。因此,在学生眼中,教育自然就变成了个人奋斗的场所,变成了个人获得社会地位、占有社会身份的手段和方式。虽然教育应该具有实现个人幸福的功能,但教育的主要功能不在于此。①只有分数才能“有效”地衡量教育的一切价值,因为如果教育仅仅是以占有的功能来衡量何谓受过教育的人,那么,就会把教育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界限模糊了,把本应该成为的公民变成了私民,教育也就背弃了自身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 (三)只重视结果(分数),不重视过程 当教育仅成为“谋生”的手段、“私利”的附庸之时,它就必然不再重视教育过程本身,而仅重视教育的最终结果,即分数。因为只有分数才能“有效”地衡量教育的一切价值,这使得现代教育产生了第三个困境。“分数崇拜”常表现为过分地以数字化的评价方式衡量教育的效果。在“分数崇拜”的阴影下,所谓的“优秀学生”仅是那些能够在各级各类重要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所谓的“优秀教师”仅是那些能够在各级各类重要考试中提高学生分数的教师,而师德、师道这类“软性”指标则无足轻重;所谓的“优质学校”仅是那些“升学率”高尤其是重点学校中“升学率”高的学校,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前提,就算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悠久的教育传统,也不可能成为一所“优质学校”。因此,在当今社会,任何一所学校吸引家长和学生的法宝就是“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