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今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大特点,那就是转型升级,“不转型就没有出路”“升级才能生存”“不升级就淘汰”[1]“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2]日渐成为人们的觉悟。社会管理、经济产业、社会文化与知识、价值、教育教学与生活方式等都在转型升级中,有迹象表明,转型升级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组织和国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在成为我们克服困难、摆脱困境、超越自我、实践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的转型升级在社会的转型升级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地位,急需高度关注、加强研究与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实际的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进教育转型升级的行动指南;建设性后现代哲学是反思与批判现代性的批判哲学与积极建设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哲学,两者的创造性融合对理解和推进中国教育的转型升级具有特别的意义与价值。 一、教育转型升级的内涵与实质 “转型”在《现代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转变,例如,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二是指转换产品的型号或构造,例如,这种产品正酝酿换代转型。“转型”中的“型”主要是指事物主要特性,包括个别特征与整体结构特征。相对来讲,社会活动的“型”更多的是指结构与其存在和运行方式的整体特征,也就是事物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结构性特征,当事物的结构性特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引发了功能的明显改变时,就可以称之为转型,这种转型是结构的调整,而不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构成要素的大小、在整体中的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以增进和改善系统功能的过程。例如,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是社会经济活动结构的重大改变,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转型。“升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从较低的等级或班级升到较高的等级或班级,如,模拟手机与电视升级为数字手机与电视;二是指战争的规模扩大、事态的紧张程度加深等,如,战争升级,冲突升级等。“升级”的实质是事物的发展与改变超过了一定的“级差”,达到了一个明显不同的新水平与高度。“转型”不一定必然导致“升级”,“升级”“也不一定非得“转型”,但二者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新科技的运用容易导致产品的升级,顺应时代趋势与事物发展规律的“转型”有助于社会活动与组织的“升级”,而质变性质的“升级”,一般都需要通过“转型”来实现。转型升级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源于我国企业界不甘心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努力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科技含量和产业结构调整来改变粗放式经营与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利润,实现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务院2011年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其实质是通过结构调整,促进产品与企业自身质量与发展水平的超越式发展。 中国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工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同样道理,既是顺应与时代进步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也是教育自身成长和发展进步的内在需要,是努力改变中国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结构,实现发展状态和教育质量升级换代式改进的超越式发展过程。其实质是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方式,优化教育存在与发展结构,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发展,开拓中国教育健康成长与有效服务的新境界,培育中国教育的新生命。其中,在完善和继承先进现代性的基础上,批判和改正中国教育现代性的弊端,培育和增进教育的后现代性,促进教育的后现代化是促进教育转型升级的时代底色与有效策略。 二、教育转型升级要从根本上突破西方现代思维方式的限制 从建设性后现代有机哲学的立场出发,反思我国的现代教育,其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不良教育传统与习惯,特别是封建教育残余的不良影响,例如,呆读死记、唯书唯师至上、求同思维、应试倾向等;二是西方现代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宰、异化与错位,例如,教师与学生的二元对立、教师主体性的膨胀、工具理性泛滥、分数GDP盛行等;三是政治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经济和社会对教育的支撑服务问题,例如,行政化和长官意志对教育规律的藐视与亵渎、经济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致使教育长期营养不良身体不壮,却必须无条件地匆匆忙忙地为社会提供即时性的难以胜任的服务;四是教育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与自身建设和持续发展问题,例如,教育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科学性,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与规律得不到应有尊重、非专业领导与管理、教育内容单调、教学方式简单机械,功利性过强,科学先进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发展观难以真正实施等。这四者相互作用,逐渐生成了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以现代工具理性主宰,功利化、简单化、机械化、规模化、短平快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业化机械教育,这种教育虽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工业化初期具有显著的高效率,表面上看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密切,人才培养的数量多,但从根本上讲,并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也难以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是低水平的教育模式。更大的危险是这种教育放大了现代性与工业化思维、机械思维固有的问题与弊端,在深层上危害着教育的健康,抑制着教育服务能力的增长,进而会影响到社会与经济建设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进程。 第一,受现代性二元对立与主体性膨胀的影响,现代工业化教育中充满了“物化改造意识”,教育者以改造主体自居,受教育者被当成了“等待加工的零件”,教师成了“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恰当的主体意识与妄为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吞噬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培养人的教育缺失了真正的对人的尊重。第二,理性霸权强暴了情感与信仰,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与人格等非理性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受到了忽视与压制,工具理性膨胀,教育真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成了奢谈。第三,强化统一管理与追求规模、产量、达标和效率的工业化思维,导致了人们对教育的片面理解与实践,造成了教育的急功近利,并通过大师生比和简便易行的知识传授来全力应试,甚至不惜采用粗暴手段制造高指标的“分数GDP”。第四,现代性中的自由竞争与扩张意识表现为赤裸裸的“学历军备竞赛”[3]和规模扩张,不管有无用处,也不管能否教得了,个人追求高学历,学校追求高分数和大规模,真正的质量意识淡漠,保障全面质量的能力与措施缺失。第五,学校与班级成了批量生产社会所需人才与劳动力的工厂与车间,整齐划一、统一行动,机械有序、单调枯燥、千校一面,人的真正理性、个性、创造性、丰富性得不到应有的培养。第六,工业化手段的高效率遮蔽了人们关于公平的优质教育的科学思考,一些看似科学的决策与做法,其实只是运用工业化思维、机械思维解决教育问题的懒惰行为与未尽全力的应付措施。如果换一种观念和思路,可能就是一片新的天地与景象。第七,过于追求看得见的分数、知识与评价指标,忽视了那些虽然看不见却更加重要的品德、想象力、责任感、爱心与人道精神等宝贵素质培养,特别是在人生最重要的青少年阶段不但没有很好地打下终身持续发展的基础,还损害了学生的发展后劲。好像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实质上是损害了终身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与整个人生意义。现代工业化教育的以上顽症久治不愈,就好像教育的机体中得了“工业机械癌”一样,难以在固化了的现代工业化机械思维中获得答案。突破这种二元对立、简单化、工业化、机械化、工具理性泛滥、线性思考、急功近利、分数GDP崇拜、把人当物品一样加工塑造的现代工业化教育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向后现代思想开放,探索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路经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应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