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卢梭提出了“布尔乔亚人”的概念之后,①p204-209对现代人的精神类型的分析,是不断显现的学术主题。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批判了资本主义体制的弊端——商品拜物教与人的异化。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沃纳·松巴特(Werner Sombart)以及舍勒(Max Scheler)在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精神。松巴特在《资产者》中提出了“资本主义人”的概念,并讨论了这种人的市民性精神样态,在类型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对“经济利益”的贪婪摄取(acquisitiveness)。舍勒分析了资本主义人的精神气质,分析了现代人在自我精神定位中的动机结构——本能上升精神下降的心性秩序。这些人类思想的敏感心灵,在面对人类精神发生巨大转变的时刻,把握了现代社会变迁中的精神特征,从人的整体精神的转换中看出了一种新型人格期望对人性、社会、生活的改造。 现代生活的经济化、商品化、资本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和渗透。伴随着市场社会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精神成为人类各个社会的基本生存样态,成为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共同特征,而不是某些具体社会的经济特征,也不是某种社会具体体制的体制特征。如果资本主义精神成为现代市场化、资本化社会的一个根本特征,如果资本主义人格是现代社会人的精神理想之核心,如果这种人格是现代人的普遍自我认同,那么,教育一定与这种资本主义人的诞生有关。是不是现代教育具有一种资本主义教育精神?资本主义教育精神是否在竭力把人变成资产者?教育是否在竭力生产或养育现代人的资本主义精神气质? 一、资本主义人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核心是对物及其利益的崇拜,即对世界或生活的“资本化”。资本主义文化是“物义论”作为普遍的意识形态主导人们观念的文化。对物以及物的利益的占有,成为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这一终极追求,变成撬动现代生活和人性变化的杠杆。对物的占有欲或财富的扩张欲的合理化,使物成为判断生活目的、价值、标准、原则的“中心”。人的价值对通过物的享有而实现。这一现象在现代性的历程中不断深化,最终把物欲、物的生产、物的占有推向了生活的顶点。物成为现代生活的核心,对“物”的占有是现代人性的核心,物被对象化,被目的化,也被终极化。 现代生活样态的物化成为现代性生活秩序的基础。②p160人似乎是“物”的尺度,但其实人被自己的物欲所表现和工具化,被物的利用和生产所“物化”,即人成为利用物和生产物的手段,人必须成为物的欲望者,才能把物当做对象,人必须成为利用物和生产物的职能,才能构成对物的占有。人的“物化”成为世界物化的根据。③社会、政治、经济和人心秩序,都以“物”的价值的解放以及人占有“物”为转移,或者以“物性”为中心,这是“物义论”的核心。 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物的利用、生产是为了交换的。物以“资本或货币”所标定。占有物,其实以占有资本或货币为表现。现代世界的生活,其实就是被货币化了,也被资本化和货币化,由货币或资本所标识。有了资本,就有了物。资本不仅是撬动经济的力量,也成为转变社会的力量,也是改变人性的力量。人的欲望、生命能量,甚至人性本身,被资本生产、积累、转移的过程所捕获,被资本或货币所俘虏,生活本身被货币或资本所物化。人欲望货币,货币财富的扩张成了社会和个体的生命动力,④成为不受条件限制的奋斗目标,占据了社会和个体的感觉中心,成了人的目的意识本身,成为社会发展的指标,就如西美尔所说的,“金钱成为我们时代的上帝”。 在这样的物化和货币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中,人的自我想象和自我认同也发生了位移。松巴特提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就是指人的生存体验结构和欲望结构对物及货币的占有欲,也就是说,人的心态秩序受控于“贪婪攫取性”(acquisitiveness)。伴随着这种心态,人占有物的欲望被不断被生产,拥有或扩张财富的动机和能力不断被激发,人及人性被欲望对象化和工具化,人行动的目的、价值、方式也被欲望工具化,这就是现代人的资本主义气质。这种心态秩序的整体转换,导致一种新的人格——资本主义人格。人变成了资产者,即卢梭所说的布尔乔亚人,也就是松巴特称之为市民化的人。⑤ 资本主义精神典型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价值偏好序列的转化,即现代性的心性秩序的转化。现代人的目的——目标——动机体系发生价值位移或颠覆,物的价值僭越生命价值;本能的实现僭越了精神的超越。现代人走向了以“物”和货币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结构,这是个人生活体验和世界态度的变化:对世界的基本态度转向了物的利益的占有、利用或获取,人的关系转向了利益关系,灵魂的功能变成了获取物的工具职能,灵魂为利益的摄取服务。生活方式和生活世界的价值评价都以“货币或资本”为转移。⑥p134-135 舍勒在分析资本主义的价值心态时发现,现代人的心性是在所谓的“怨恨”心态下寻求认可的愿望所构成的,舍勒的这一发现指出了资本主义精神以“利益”为媒介而构成人的发展动力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质。以物为中心的人,在“怨恨”的心态下追求财富和利益,并力图以此获得承认。⑦这种精神状态的人,实际上把物及其使用利益看做是人自我实现的机会和条件。⑧p26,27,29,30人的自由意志朝着无限制的物质欲望扑去,为物的不平等占有而怨恨,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