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观:重塑面向智能时代的教与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竹立,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历史上对知识有过很多定义,也有过很多种不同的知识观,但大多都把知识视为正确的、经过检验的、被专家学者系统加工整理过的人类认知成果。自网络诞生以来,人类的经验被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存储在数字媒体中,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一种新的知识类型开始出现并受到重视。这种还在形成过程中的、尚未被系统加工整理的知识,被称为软知识,而传统的、经过系统加工整理的知识被称为硬知识。区别软、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的稳定性,包括结构的稳定性、内容的稳定性和价值的稳定性。以软、硬知识为主要划分标志的知识观被称为“新知识观”。新知识观引发了一系列变化,产生了新学习观、新教学观以及新的教与学和理论与模式,对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和教育信息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1 期

字号: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这是教育教学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正在迈向智能时代。智能时代与网络时代一脉相承,都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的时代。如果说网络时代是信息(数字)时代的初级阶段,那么,智能时代就是信息(数字)时代的高级阶段。后者跟前者的区别在于,在智能时代人类将越来越多地借助智能机器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越来越多地依赖智能机器人完成常规性质的工作。在这一快速变化过程中,知识与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教育教学将产生哪些深刻影响?这个问题同样是当今和未来教育变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明确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和路径,才能在前进的路途中不至于迷航,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犹豫不前,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智能时代的发展。

       新知识观的提出,正是因应时代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新知识观的形成过程

       最早发现信息时代知识发生变化的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他在其联通主义著作《Knowing Knowledge》(中译本名为《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中,用类似散文的笔调描述了信息时代的知识变化,认为知识已由静态的层级结构变成了动态的网络和生态。他把今天的知识比喻为河流和管道里的液体,提出了知识流的概念,认为知识也有半衰期,信息时代知识的半衰期大大缩短,由此进一步提出了软知识和硬知识的划分。关于软知识和硬知识,他的书中只有短短一段话:

       “知识会拥有不同的状态……今天的知识,仿佛是管道中流动的液体,具有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在那些变化慢的领域和时代,通常会产生硬知识。这些领域或时代的知识经由专家证实和公众接受的过程后,逐渐趋于稳定并最终变成硬知识。最近几十年,我们更多的知识已经变换成软知识。当事物迅速改变时,很多知识要素在它们被替换或修正之前,还没有时间变成硬知识。管理硬知识和软知识(作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点)需要不同的过程。”(西蒙斯,2009,第9页)。

       尽管西蒙斯最早提出了软、硬知识的概念,但并未给出准确的定义,这与他的观念有关。西蒙斯认为“知识很难被定义”,“达成一个严格的知识定义是毫无用处的”。这也导致软、硬知识的划分自提出之后,在国际学术界并未受到普遍重视,响应者寥寥无几,从而限制了新知识观的发展。

       笔者在2017年专文对软、硬知识的划分提出了明确的标准,提出区别软、硬知识的主要指标是知识在三个层面上的稳定性。第一个层面是知识结构的稳定性,第二个层面是知识内容的稳定性,第三个层面是知识价值的稳定性。笔者进一步指出,智能时代硬知识将越来越多地被智能机器人掌握;在用硬知识就能解决问题的领域,智能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类工作。未来,人类应该专注于软知识的建构与应用(王竹立,2017)。

       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学术界引发了学术讨论。何克抗教授于2018年发表《也论“新知识观”——到底是否存在“软知识”与“硬知识》(以下简称《也论》)一文,首次将以软、硬知识划分为标志的知识观念变化称为“新知识观”。文章既肯定了新知识观提出的积极意义,也批评了其所带来的消极作用,认为新知识观的提出弊大于利,有可能属于来自西方学术权威的“赝品”(何克抗,2018)。

       为此,笔者发表了回应文章《再论面向智能时代的新知识观——与何克抗教授商榷》,进一步全面阐释了软、硬知识划分的客观依据与价值意义,认为软知识是一种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新的知识类型被发现、重视,并被传播和应用,将逐渐取代硬知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内容。新知识观的提出,并非西方学者的专利,而是中外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学术创新而非“赝品”,利大于弊(王竹立,2019)。

       二、新知识观的具体内容

       新知识观具体包含哪些内容?与传统知识观相比到底“新”在哪里?软、硬知识的划分与其他知识划分方法有哪些异同?对这些问题的清晰界定与深入分析,是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必要前提。

       (一)什么是知识

       人类从有文字以来,对知识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于伟在《教育哲学》一书对知识的概念做了一定程度的总结性提炼。他认为,所谓知识,泛指人的一切阅历、见闻与学习心得,其基本概念具备以下本质:首先,知识是一套系统的经验;其次,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是得到某种知识制度的认可,并被整合到整个社会知识传统中去的个体经验和个体思想;再次,知识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最后,知识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即能够发挥帮助人完成有目的的行动之功用的经验集合(于伟,2015,第147-148页)。何克抗教授在《也论》一文中,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识;另一类是“反映客观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规律性”的知识。

       这些知识定义,反映了多数人对知识的看法,那就是,知识是指人类从学习、实践中所获得的,经过系统总结和提炼,符合一定的规范,被证明是有效的、正确的,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本质与规律的认识、经验、技能等。这些知识一般都存储在经典著作和学校教科书里,被当作客观真理对待,一代代传承至今。

       与知识常常相提并论的还有一个词:信息。信息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个是普通意义上的含义,指的就是音信、消息;另一个是信息科学中的专门含义。信息论奠基人香农(C.E.Shannon)将信息定义为“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的不确定性描述”。万事万物,只要存在着不确定性,就一定蕴含着信息,不确定性又涉及事物的方方面面,每一方面又以不同的不确定性存在。不确定性越大,自身所蕴含的信息量也越大(魏艳红,20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