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齐建国(1957- ),男,河北迁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经济学、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西部论坛

内容提要: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而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种视角、层面和领域来描述,因此,可以从不同语境、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来考察和理解经济“新常态”。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是“非常态”向“常态”转变,即“计划经济常态”经过“市场化转型的市场经济非常态”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态”,是“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转换,其核心在于形成新的市场经济规则、运行机制以及新的市场结构与模式,并持续演进。在国别语境下,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旧常态”进入“新常态”,是“在改革中发展,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放松政府管制中发展,企业在激烈竞争和创新中自主发展”,与美国等“去杠杆化、强化政府管制”的“新常态”具有本质区别。在发展阶段和环境语境下,中国经济“新常态”则是要适应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新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当然,还可以从不同的区域、产业,甚至城市、企业等视角来深入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DOI:10.3969/j.issn.1674-8131.2015.01.06

       中图分类号:F012;F0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1-0051-09

       CLC number:F012; F045.5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674-8131(2015)01-0051-09

       修回日期:2014-12-22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进入了以长期结构性调整转型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减速期,似乎每个国家都未能独善其身,中国也未能例外。2009年4万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进行强刺激的措施,虽然避免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同步震荡下行,但2011年以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呈持续下滑趋势。来自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共同塑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李扬,2014)。国内对于“新常态”的高度关注是从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开始的,当时习近平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被认为是中国高层领导首次用“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2014年8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多篇关于经济“新常态”的特别报道和评论员文章,提出了“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认为“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适应“新常态”,意味着“不搞强刺激、大调整”。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9个方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释。

       但是,目前国内对“新常态”的理解差别巨大①。有人认为“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缓,是经过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阶段的趋势性转变。也有人对“新常态”做出了非常积极的解释,认为“新常态”下,就业将更充分,收入将更均衡,社保将更完善,增长将更平稳,物价将更稳定,质量将更提升,总之,“新常态”有利于中国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似乎“新常态”是一种我们期待已久的理想经济发展状态。然而,国内许多专家对“新常态”的理解与国际上首先提出“新常态”的初衷和内涵相差甚远,“新常态”显然被一些中国学者“中国化了”。“新常态”一词,绝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经济,也绝不仅仅适用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国家、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新常态”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内涵。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首先需要明确其“语境”。

       二、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常态”“非常态”与“新常态”

       张慧莲和汪红驹(2014)曾撰文指出,“新常态”(New Normal)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指“反常的现实正逐步变为常态”。那么,什么是经济“常态”?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是不同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应由市场竞争及竞争主体依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即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一般只是短暂的;在竞争和自由价格机制下,供给平衡和短缺都是“非常态”,“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常态”。而按照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的说法,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的“常态”是“短缺”。也就是说,“短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常态”,但又是市场经济的“非常态”。因此,当我们用“常态”“非常态”以及“新常态”来描述经济发展的状态时,首先要明确话语的经济体制和运行环境。虽然中国还不是完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仍然处于向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但市场经济构架已基本健全,因此,当前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理所当然是在市场经济语境中的。

       1.市场经济的基本“常态”:市场配置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产能适度过剩

       一般认为,美国是世界上自由度最高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在1972-2013年40多年的时间内平均仅为78.7%(见表1)。如果我们以美国为参照系,可以认为,制造业产能有22%左右的“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因为只有保持产能的适当过剩,才会有竞争,才会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正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才促使美国成为世界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

      

       当然,市场经济也存在局部或短时期技术性供不应求。例如,一种受市场热捧的新产品刚刚问世,生产能力建设需要一段时间,会导致市场在短期内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但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资本的趋利性会导致资本迅速向这样的领域流入,从而形成供过于求的“常态”。此外,垄断性企业的“饥饿销售战略”也会导致某些热销产品出现短期紧缺,但在技术扩散非常迅速的今天,竞争者会很快通过模仿战略逼迫垄断者结束市场的“饥饿状态”。

       中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到底是多少,是否处于市场经济的“常态”水平,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钢铁产业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钢铁产能为9.9亿吨左右,钢产量约为7.79亿吨。照此计算,2013年我国的钢铁产能利用率刚好为78.7%,与美国1972-2013年的工业产能利用率完全相同,应该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常态”,不存在严重过剩问题。但是,从中国钢铁行业目前市场竞争的程度和全行业盈利水平看,其产能利用率不可能达到78.7%。依据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钢铁产能利用率都在80%以下,但都没有出现中国这样的价格“血拼”和全行业大面积亏损。一种可能是中国的实际钢铁产能远高于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实际产能利用率远低于78.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