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山东对外经贸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即不同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优 势地位的有序变更。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技术创新。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产业结构成长的 一般趋势是由重化工化向重加工化,再向技术集约化的演进,而历史没有赋予发展中国家这 样自然成长的机遇。发展中国家要缩短差距,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已有的国际技术,依靠自 身力量转变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要评价引进外资对东道国产业成长的作用,必须弄清楚引进外资与国内投资对产业技术进 步作用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引进外资总是伴随着一揽子资源的转移,相对国内投资,其技术 资源的转移分层次地影响着东道国的生产水平和厂商的效率(为分析表述的便利,将软件技 术、经营管理的技巧等无形资产的优势都称为技术优势)。东道国期盼的正是引进外资的这 些技术优势对本国经济的作用。

      从产业技术进步自身来看,产业技术进步是企业技术进步的社会化、普遍化和基础化,它 包括产业技术的发生、发展、扩散和深化过程,其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内源(In-sourcing )型产业技术进步和外源(Out-sourcing)型产业技术进步。前者技术创新的源泉来自系统内 部,靠自身的创新主体来完成;后者的技术创新的源泉主要来自系统外部,靠技术引进来完 成。我们从表一可以看出内源型与外源型产业技术进步的不同特征。引进外资在很大程度上 是完成外源型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

      

      引进外资的技术转移促进东道国的有效增长点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突 出的问题是国内的自主创新不足,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落后,新兴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差,仅依 靠国内的技术力量难以有效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引进外资作为世界技术转移的渠道在一定 程度上解决了后起国的这一问题。现实生活中,引进外资主要从两方面促进了新的增长点的 形成。一是引进外资的企业总体上比国内企业技术层次高,更有竞争力,能把握市场需求的 变化设计和生产产品,一定程度上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这些外资企业通过产业问题的 联系,以及示范、竞争效应提高了供给者、消费者和竞争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或是促 使类似企业的建立,形成新的产业部门。这些新的产业部门结构紧密,充满活力,以点带面 推动经济繁荣。但是,这些有利影响的实现很大部分依赖当地的市场结构。只有在当地厂商 有相应的竞争能力、外资企业无法形成高垄断的情况下,这种促进作用才是有效、明显的。

      然而,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看,我国利用外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这一策略的执行效果并 不很理想。我们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方面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资金来源与技术来源相对脱离

      在引进外资中通常伴随着生产要素及组合方式的转移,进而引起技术转移,因此,一般地 说资金源与技术源应该是一致的。但我国引资的实践并不完全是这样。表二数据显示,1985 年~1997年港、澳、台地区投资是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资金源,其比重约占44.5%。但 从 表三看,1979~1995年,我国的批准的技术和成套设备进口合同中有74.4%来自日、美、德 、英、意、法、瑞士和加拿大8个发达国家。因此,总体来看,我国存在外来资金源与技术 源相对脱离的现象。致使实际上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2)在合资企业中,外方控制关键技术

      外方控制关键技术这种现象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普遍存在。表现在:一方面,国外跨国公司 总是把一些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发、生产在其母国进行,在东道国的合资企业中不设立研究 开发机构,或不将研究开发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仅仅将合资企业作为其母公司的一 个分厂;另一方面,在技术上对中方人员进行严格保密。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资企业 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的技术转移。

      (3)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扩散效果不理想

      二十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是以中下游产业为主,中上游产业为辅,尤其是外商引进外资 这种特征更为明显,由此造成通过产品价值链产生的引进技术的纵向扩散效果有限,而由于 外资严格的技术控制,致使引进技术的横向扩散也受到影响。因此,总体来讲,我国利用外 资引进技术的扩散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我国多项产业正面临断层式发展的制约。无论生产规模或产品水平都已开始感受到 潜力的极限,要进一步发展便要向上游关键部件及材料等的生产伸延,因而要掌握有关的核 心技术,否则,大批下游生产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难于长期保持竞争力。这种情况影响 面广,欠缺的核心技术,包括电脑的处理器,网络的路由器,手机、家电及其他电子信息产 品的晶片和光纤的预制棒等。故影响包括了新经济的基础行业。最近,内地一些手机厂便因 关键部件进口来货不足而令生产受制,充分显示了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时下游生产的被动性 。相反,关键技术的突破可带来广阔的生产发展空间。中国的LINUX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成 功,有助开拓自主的软件及电脑产业体系,为打破微软等的垄断创造条件。如果第三代手机 的中国制式发展成熟及在全国选用,对我国未来的信息产业更可带来突破。故此当中国掌握 一批核心技术后,再配合其他现有优势,将可如虎添翼,奠定新兴产业生产基地的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