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性人”提出的依据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也就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可以说,“美丽中国”理念成为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追求和行动指南。 “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后的物质文明的科学发展之美、精神文明的人文化成之美、政治文明的民主法制之美;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之美(即美好生活)。”[1]`从这三个层次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与他人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不是一种竞相征服、交相争利的状态。应该说,“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在执政理念、在价值取向上开始真正回到中国传统“和”的文化要素上。这也意味着我国政府在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上进入另一个转型期,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人”的现代化时期。因为“物质生活器具的现代化,并不能表明社会生活、人的存在方式的现代化。物质财富的丰裕,并不表明人民幸福、国家强大。物质财富,其兴也勃,其衰也疾,甚至它本身就可能成为毁灭社会的缘由。一个现代化、文明、强大的民族,必定也是精神强大的,并因此而受到世界其他各个民族的景仰与尊重。”[2]因此,美丽中国的建设,根本意义上应该是国人更深一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在近二十年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的情况下,很多学校不惜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通过高强度、高难度的教育教学方式,以换取学生的高分和学校的名利。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实践当中被窄化为知识的占有,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鲁洁教授将这种特定的教育目的追求称之为“知识人”的教育信条,并且分析指出:“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之本质。学生是用知识一片一片搭建起来的,充塞于学生心灵的唯一就是知识。”“由此,知识被扩张为人性的全部,人性中的其他部分,如伦理道德、审美情操等等则都被虚无化。”“当人们离开了自己的生活,离开对于生活根本意义的探寻去索取、使用知识时,知识往往就成为一匹无缰野马,在‘无善’(生活之善)的引导下为所欲为,无所不为,这就是当今世界的危机,塑造知识人的教育成为这场危机的酿造者之一。”[3]在她看来,这种信条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占有,而忘了生活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又因为知识的价值无涉性,使得“知识人”变成价值中立之人,生活在一个意义缺失的世界。不可否认,我国当今社会的诸多问题与这种知识人的教育目标有着割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系。而且这种知识人的教育信条在当今依然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笔者认为,当今的教育应该超越培养知识人的局限而进入到培养德性人的高度。理由有二:其一,从人的个体性来看,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离开了德性,将是最残暴的、最肮脏、最坏的纵欲者和贪婪者。”[4]英国著名道德哲学家亚当·弗格森说:“得到普遍承认,并且也是唯一的真正卓越之处,是个人的品性、能力、性情与精神之力。”[5]一个人的知识可以很丰富,智力水平可以很高,但是如果品性不端,精神境界不高,那么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而且当前之所以各种问题频出,关键并不在于知识的缺乏,而恰恰是德性的沦丧。其二,从人的社会性来看,“道德是人类生命的大本,也是社会秩序的依归。人类因道德良知的发现而使人异于禽兽,挺立人之为人的高贵庄严;社会因道德意识的突显以及道德原则的树立,使人与人之间避免交相征利,进而能够建立正理平治、群居和一的伦理世界。”[6]社会中的个体,离开了道德,则不成其为人,社会不成其为社会,国家也随之岌岌可危!所以,当今我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教育在价值追求上要超越知识人的局限而培养德性人,这是尤为必要而紧迫的。 二、德性人及其特征 德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总称,“指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卓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7]德性以道德为核心,或者也可以说狭义的德性与道德同义,相当于善。但德性同时包含真和美,求真、向善、求美三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德性。“尽管人们对德性内涵的认识是错综多元的,但不外乎就是在真、善、美的范畴之中,在德性内涵的结构中,真、善、美成为德性这一母结构的下位概念。德性就是真、善、美的统合。”[8]因此,通过教育培养融合真善美三者为一的“德性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更新与超越的方向。从真、善、美三者出发,德性人具备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1.德性人是智慧之人 德性人首先必须是智慧的人,离开了智慧,德将变成一种愚德甚至是错德。而智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优良的智力,智力在道德的浸染下而向善的时候才变成智慧。优良的智力水平既是保证求真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德在正确的方向上运行的必要条件。 求真一方面表现在对自然世界的探究过程中,世间万物,循环往复,这其间包含着什么样的运行规律,事物与事物之间包含着什么样的联系,事物的万般表象之间反映出它什么样的内在本质,这些都需要经过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观察和思维加工,也就是理性思维。认识了规律才能运用规律为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生活谋福利,这是一种大善。要实现这个目的,没有优良的智力水平是不可能的;求真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真伪、善恶、美丑的辨别,去伪存真、揭示善恶和美丑同样也是智力的表现,没有优良智力以辨别、分析,人间的是非善恶美丑也得不到有效的揭示与批判。正如孟子所言,“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公孙丑上》),所谓智,就是要辨别是非、善恶,以保证德的成立与正确的表现,这种“智”已经表现为一种智慧。亚里士多德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要保证个体德性的成立,一个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实践智慧。他认为,德性是一种“抉择中庸”的艺术,也就是指人的行为要克服过与不及的弊端而合乎中庸之道。如何才能合乎中庸之道?他提出了“实践智慧”。“只有实践智慧才使得一个人真正具有德性。德性包含着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也包含着德性:没有实践智慧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善,没有德性也不可能具有实践智慧。”[9]在他看来,是个人的实践智慧保证了个人正当的行为、合适的行为,从而表现出品格状态的优秀。 2.德性人是知善而行善之人 德性人自然是品德高尚之人,而品德高尚则离不开知善和行善,如此才体现出德性的生命特征。关键问题在于知善而是否行善。之所以强调知善和行善的知行合一,因为行善在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判断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说,对于德性而言,现实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公正的人由于做了公正的事,节制的人由于做了节制的事;如果不去做这些事,谁也别想成为有德性的人。”[10]德性是道德行为积累的结果,没有德行,德性无从表现,也无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