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和发生影响的?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立元,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文艺学、美学,具体包括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西方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西比较文论和美学等。电子邮箱:wwyingb@163.com

原文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考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逐步进入中国并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五个阶段;以大量实证材料客观地揭示出这种影响是在文艺理论界对后现代文论借鉴、吸收和拒绝、批判的矛盾中发生发展的,而不是单向地盲目接受和生搬硬套;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讨论为例,阐明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同时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错综复杂、交织互动的特点。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11 期

字号:

       二十世纪中期开始活跃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思潮,在80年代初开始引介入中国,经过三十余年持续不断的译介、批判、争论和接受,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论界事实上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探讨新时期到新世纪中国文论建设的实绩和问题,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这一块的重要影响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的进入,在一系列重要方面改变了世纪之交中国文论发展的格局。关于后现代主义文论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笔者已另文阐述,本文拟主要探讨后现代主义文论是如何进入中国、又是如何发生影响的问题。

       一、简要回顾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进入中国的五个阶段

       首先,有必要简要回顾、考察一下新时期以来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进入中国和中国文论对之的接受过程和发展轨迹。具体而言,我们大致依时间顺序,将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进入中国的历程分为五个时期,即第一阶段发生期(1979—1985年)、第二阶段发展期(1986—1990年)、第三阶段推进期(1991—1995年)、第四阶段高潮期(1996—2000年)和第五阶段新变期(2001年至今)。

       1.第一阶段发生期(1979—1985年)。

       这一阶段,后现代主义文论作为一种异质思想文化,主要通过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初步、少量的译介开始传入中国,相关译介主要围绕着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本身。学界以一种颇为陌生、却充满好奇感的姿态观望着这一在西方已经发展多年、但对国人而言尚属新鲜的思潮。这样的译介为稍后该思潮进一步登陆中国吹响了号角。

       2.第二阶段发展期(1986—1990年)。

       这一阶段国内文论界在接受后现代主义文论方面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开始由外国文学研究领域逐渐向文学理论与美学研究领域扩展,涌现出了一批较有分量的论文和译文。约略统计,这一阶段,国内共发表以“后现代主义”为主题词的学术论文近80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涉及文学艺术的。《文艺报》、《文论报》、《文学报》等专业报纸也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有不同程度的介绍,有的刊物还发表了外国学者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长篇论文。如《当代外国艺术》第十二辑“编者按”很有见地地指出,后现代主义是近年来欧美艺术文化中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围绕后现代主义问题,目前还存在颇多争论,它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拨,还是现代主义的深化,正在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是对现代主义的扬弃,从实质看,与其说是“后现代”,毋宁说是“现代后”;也有意见认为,后现代主义保留了现代主义的某些基本特征,为适应后工业社会需求而采取了新的表现形式。这一现象不仅涉及文化艺术问题,也应从社会思潮、哲学思潮等方面加以考察。这就为国内文论界有批判地吸取后现代主义文论,拓宽了视野。

       3.第三阶段推进期(1991—1995年)。

       对包括文论在内的中国人文学界来说,1980年代在整体上是一个意气风发、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时代。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启蒙热情后,文论界开始逐渐从理想主义方向走向更趋务实的经验主义思路。在这一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进入全面登陆与铺开阶段,呈现出了论著密集、话题热烈、意见分歧、参与面极为广泛等醒目特征。约略统计,这一阶段,国内共发表以“后现代主义”为主题词的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涉及文学艺术的,还出现了多部中国学者直接论述后现代主义(包括文论思潮在内)的著作。①而且,几乎当时国内文论界老中青三代所有研究者,都或多或少地介入了该阶段对后现代主义文论的这一接受进程,一方面为之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尝试着使之更有效地为我们所用。整体而言,这一阶段后现代主义文论对于开阔中国学界的研究视野,改进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其正面积极意义是大于负面消极意义的。

       4.第四阶段高潮期(1996—200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在这一阶段蓬勃发展,现代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开始出现,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悄然发生变化,思想上追求小康、求稳务实的心态被普遍接受,文化上追逐时尚、标新立异而不求思想深度的社会风气愈益盛行。这些与后现代主义文化品格有某种相符和叠合,具备了与之发生共振的思想氛围和文化空间。在这样的语境中,国内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的接受达到了高潮,发表的相关论文超过400篇;而且,更多的文艺理论学者及一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的学者,包括研究文学史(古代和现当代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的学者加入到了这一问题的探讨行列中来,使该话题逐渐趋于白热化和应用化。这一阶段中,国内学者出版的直接关涉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思潮的著作也明显增加,②这些现象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文论在中国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后现代主义文论与转型期国内审美文化等问题的讨论也发生了共振,开始被置于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加以考察,这一方面预示着国内文化研究热潮即将来临,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后现代主义文论与文化研究这两股思潮合流的趋势。

       5.第五阶段新变期(2001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接受开始明显地向文化研究方向嬗变。具备浓厚后现代色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探讨和争鸣,掀起了后现代主义文论在当代中国接受史上的新一轮冲击波。换言之,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最为活跃的这十多年中,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对中国文论的影响获得了新的动力,是它在中国产生广泛影响、获得纵深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不但发表相关主题的论文多达400余篇,出版的相关著、译作也有数十部之多,③而且,比起前几个阶段,这些论文、著作在学术质量上有明显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