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艺术价值的迷失与重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建良,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何建良(1971-),男,湖南耒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原文出处: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得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商品化、符号化和娱乐化的新特征。这种趋向使得艺术不断走向功利性、拟像性与浅表性,艺术迷失了价值。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从善的向度重建艺术的人文关怀,从美的本性重构艺术的审美意味,从真的特质重塑艺术的批判精神,最终通过重建艺术价值使其走出困境。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07(2014)03-0119-05

       消费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传统的艺术存在方式,使得艺术不再局限于被人们顶礼膜拜的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是在资本和技术的合谋下进入了机械复制时代。如今的艺术已经彻底融合到了日常生活的购物、工作、学习、娱乐之中,艺术的身影已无处不在,它使人类开始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存在经验及文化消费的关系中”。[1](P108)这种境况使得当今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艺术以其全新的面貌诠释着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艺术也挑战着传统的审美观念。那么,消费时代的艺术究竟呈何特性?又是如何在物质主义的虚假繁荣和享乐主义的感官刺激中走向了迷失?艺术要如何才能承担起自我救赎的重任?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消费时代的艺术特征

       消费主义成为当今社会整体的文化语境后,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艺术生产已与商品生产普遍结合起来,这使得艺术淡化了它的形而上学意味,放下了自身曾经的高贵身份而融入当下的日常生活,艺术的内涵与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较之传统艺术,消费时代的艺术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商品化、符号化和娱乐化。

       1.艺术商品化。

       消费时代,市场、资本和技术巨大的同化能力使得一切东西似乎都被物化和商品化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被一系列物质产品所包裹。正如鲍德里亚所言:“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2](P1)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的生活被每日不断更新的商品所充斥,对商品的依赖成了现代人生活的凭证,与此同时,交换成了我们生活的基本方式,我们随时都处在交换中并随时准备着下一次交换。在市场经济和商业利益的调控下,资本的控制和技术的更新已全面渗入艺术的生产、传播、接受等各个环节,艺术遵循着商业逻辑,像任何一件普通的商品一样接受市场的检验。消费社会中,一方面,商品凭借具体的物性给自身赋予非物质性的意义;另一方面,商品的意义和价值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和消费。这样,艺术就凭借其非物质性的特性具备了满足人们心理幻想的性质,进而演化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标志。此时,人们在消费中通过对艺术商品的体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与此同时,消费借艺术包装自己,通过对艺术的挪用和改造使消费因能获得自我满足而走向为消费而消费的深渊。可以说,因为资本市场的侵入与渗透,无论是从创作主体到消费方式,还是从创作媒介到传播渠道,都彰显出艺术商品化已成了无法逆转又日益扩延的趋向。艺术在市场和资本的裹挟中抛弃了原有的超功利色彩而表现出明显的商品化倾向。

       2.艺术符号化。

       在物品极度丰裕的消费社会,人们对商品消费的原动力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商品背后所蕴含的符号价值和意义系统。“一件商品,无论是一辆汽车、一款大衣、一瓶香水,都具有这种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这就是商品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彰显它的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3](P32)此时,人们不再注重物品的实用性,而是追求一种身份、品位、情趣的象征,消费成了一种与他人相区别的生活方式,由物质实体走向媒介符号。消费不再是物质性的消耗,而是对符号和象征的拥有和消费。于是,人们开始在消费行为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并通过对商品的消费和挥霍来确证其地位和身份,似乎拥有不同的商品符号价值便意味消费者不同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因此,伴随着消费性身份认同方式的确立,人们对艺术品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消费者不再以单纯的眼光看待艺术品,对他们来说,对艺术品的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各种需要,更是为了追求艺术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艺术品被赋予了各种丰富的社会形象和身份内涵。因为,艺术生产以其符号化的虚拟效果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实践性诉求。这不是浪漫的“文化还乡”,而是商品生产的更抽象和符号化的模式,是基础结构原理的更高实现,它是以利润与财富为指向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文化逻辑。

       3.艺术娱乐化。

       艺术商品化后,商品的形象和外观以符号的形式得以凸显,艺术越来越以“新变”、“奇趣”的方式向消费大众靠拢,使艺术由“载道”向“娱乐”转变,传统消费者那种形而上的超越体验被当下的感官愉悦和满足所替代。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加速了艺术的娱乐化进程。不论是传统艺术还是新兴艺术,不论是艺术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无一例外地走向了娱乐化,呈现出多样性、短暂性、浅表化、娱乐化等特征。尤其在“娱乐至上”的消费观念和电子媒介的推动下,艺术的娱乐化特质越来越得到突显。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种图快乐、重消遣、尚休闲的普遍心态蔚成了享乐主义的时尚,与现代商品社会盛行的消费主义互为表里。”[4](P147)此外,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读图”与“读屏”的视觉文化使得人们对传统艺术超越性精神的追求蜕变为一种可以体验的世俗感官享乐的追求。这种感官娱乐以身体隐喻与欲望逻辑的方式呈现,艺术生产的身体隐喻特征,暗含一种以美学名义生产欲望,最终诉诸后现代大众的消费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样,当艺术生产的身体隐喻保留在抽象欲望的阶段,艺术才能被作为实现资本增值的可供不断开发的美学商品,以其物化形态促使大众完成购买与消费。[5](P31)因此,各种“有趣”、“新奇”、“刺激”的感官享乐成了艺术追求的信条。

相关文章: